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学生观(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008-11-20 15:08:48)
标签:

教育

未来人

学生身心

潜能

发展过程

分类: 教育随笔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身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学生是身心发展中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过程既是自然的客观过程,也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群体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心理成熟的基本标志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较为稳定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选择的能力与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学生群体在学习行为与日常行为上存在着差异。

教育首先必须承认学生间存在着差异,但是承认差异并不是放任自流;教育必须尊重差异,因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尊重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必须善待差异,教师不能从心理上排斥差异,更不能在行为上拒绝差异;教育还必须研究差异,研究差异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差异,是为了更好地通过组织因材施教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差异的扩大,通过研究找到努力控制差异的科学方法。国家新的课程方案中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就需要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现状,再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制订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策略。

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是不成熟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的发育趋于成熟,心理逐渐走向人格的独立性,然而他们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对社会现象的是非判断能力,对不同事物的选择能力还不健全,还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判断。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条件等因素决定了,中学生阶段是青年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发期。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当代中国的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人数比例达到21.6%3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的比例占20.6%,初中生达到17.1%,高中生达到17.3%。通常表现为: 孤独:不愿与别人交往,清高自傲;冷漠: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差;自责:遇到困难时,往往自责,自我解脱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忧虑性思维障碍;考试综合症:对考试缺乏信心,考试前,失眠生病,心理极度紧张;早恋:不能正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度,在生理的自然需求与理智之间的对抗中,前者有时占上风等等。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在学生阶段,他们是不成熟的个体,是正在成长的个体,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完善与不平衡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发展过程中的不成熟,因此在学生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对学生一方面不能求全责备,要正确地对待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不能用静态的思维方式看待发展中的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观点对学生充满期待与希望。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对学生应该采用宽容的态度,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期待,宽容体现的是非权势的教育思想。但是,宽容不是放任,宽容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在行为规范面前必须人人平等,必须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过错应该采用“改正既往不昝,方式不存偏见”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就事论事,要避免用概念化的定义评价学生,如差学生、不听话的学生、顽皮捣蛋的学生等,不能因为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就排斥他,就冷落他,因为行为习惯差或学业基础弱的学生,其内心深处也有向上的东西,也有闪光的优点。

因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教师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代替简单的说教与批评,切不可简单粗暴,甚至侮辱学生,打骂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灵上永久的创伤。

 3、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虽然中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但中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是思维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之一,是激发创造性最佳的时机之一。

中学生没有成年人的众多的思维定势,他们敢想、敢做,有较强的冒险意识,有抗拒常规的精神,这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因此,青年学生比成年人更具有创新的勇气,更具有创新的意识,更具有发展的潜能。基于此,中学教育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当作重要的教育目标。

创新人才通常具有如下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的精神,质疑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不迷信权威等),坚定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望,不竭的进取精神等。

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通常的表现:显示出首创性,感觉敏锐,洞察力强,独立判断,善于接受新事物,持怀疑态度,对理论观念及符号的转换很感兴趣等。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还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因此,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有度的差异与潜能类别的差异。学生的潜能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进行开发与挖掘的,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教育机制与现代教育方式,就能够为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的展现搭建合适的平台,如开发为学生所需的校本选修课程,如开展以小课题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组建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学生社团(可以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等,都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都能够丰富他们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这已被大量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潜能是多方面的。时间上会有先后之分,所以,有人学习快,有人学习慢;有人进步快,有人进步慢;有人天生聪慧,有人却总是大器晚成;有人起步就加速,有人漫步提速。空间上表现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异步呈现,“人物头”,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别人所不能具备的特长,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大家一样。教学中我们就只能因材施教,不能只用一把尺子去量每一个人,如果那样,我们看到的将全是问题和不足,前途一片黑暗。

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有能力的人。学生有自己的善恶是非观念,虽然还不一定正确;学生有自己的处事能力,虽然还有点幼稚;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还不够完善。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的思想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相信孩子的内心是爱老师的,相信孩子是愿意进步的,相信孩子是渴望成功的。这样,教师就不会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就会努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就会对学生多些鼓励、多些支持、多些肯定、多些赞扬、多些欣赏 就会使学生创造力的萌芽蓬勃生长。

学生是历史人”“现实人”“未来人整体融合的完整人

学生是工具智慧”“精神智慧”“符号智慧整体发展的创造人

历史人指的是学生是带有历史积淀和早期经验的人。作为历史人,学生大脑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500万年进化基因的全部信息,它包含了人的生活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学生作为历史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现实人指的是学生在现实中是尚未成熟正在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立足于历史人的基础上,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其心理和身体等方面都产生量和质的变化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把学生作为一个现实人来看待,应理解学生的缺陷和不足,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未来人指的是学生经过系列课程的熏陶将要成熟发展为理想式样的人。任何课程设计均有它的指向性。基础教育必须着眼于21世纪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未来的挑战和要求。不仅要培养经济建设合格人才,而且要为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杰出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就成为学生未来人的主要形象特征。历史人是基础,现实人是成功的关键,而未来人则是应达到的目标,三者的整体融合,学生才是立体人完整人。把学生作为完整人,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既要肯定学生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事实,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形成和谐共振的效应;也要正视学生的不足,以动态的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作为现实人的角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施以恰到好处的教育,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要宽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所以作为教师,应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