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盐城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的拷问
文/温瑞安
在连续42天被禁止进入教室晚自习之后,高中生宋锬跳楼身亡。他所就读的盐城一中在当地因优异的高考升学率享有盛名,同时又因严苛的管理被称为“集中营”。宋锬曾在作业本上写下对老师和学校的愤恨,也在日志中记录自己“身心俱疲”。而在宋锬身亡后,有教师感叹:再这样下去,老师也要跳楼了……
日前,发生在江苏省盐城第一中学学生跳楼自杀的悲剧被《南方周末》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省份的教育厅纷纷作出批示,杜绝此类事件在%※省发生。
对于这样的批示或者文件,多少显得有点亡羊补牢或者例行公事的味道,毕竟这是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万一下次发生类似的不幸事件,也好有个推托之词。但问题是,这样的批示有多少的公信力或者执行力,我们不是经常看到上面的红头文件,禁止学校评重点学校,禁止学校分快慢班吗?而实际情况呢,学校还不是照样我行我素,充耳不闻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吗?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一可怕的局面呢?我想这绝非某一人使然,也不是某个部门使然,它犹如一个毒瘤,它的病毒的神经已经触及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首先,学生的扭曲心理。在物欲、虚华、浮躁的社会上,在没有挫折的环境中,在标榜个性自由的传销式的氛围里,我们的这些下一代的接班人们,有多少经得起打击,受得起挫折?有多少能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有多少能正确对待荣誉和同伴的进步?有多少能够吃苦耐劳,奋发图强?像文中的主人公宋锬,在被赶出晚自习后,心里承受了极其沉重地打击,“不仅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学习,而且还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成了班上的另类”“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当别人晚上自习的时候,就我们两个人是骑车回家的,那种感觉很难受。”宋锬的同桌刘峰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在作业本上发泄不满。在宋锬的物理作业本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作业都没心思写,太气人了!哪天穿个雨披,把他的车轮胎弄炸了;把一中都炸了!烦!!!想干掉丁向明!同样被忽略的细节还有宋锬当天中午留下的一篇短短34个字的“日志”,题目“好累……”,“最近真的累了,学习好累,玩好累,就连咱最喜欢的睡觉都累,不知怎么了!身累心更累……”
所有的这些所谓的“累”,都源自这次被老师赶出晚自习的惩罚。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就是这样的“惩罚”,竟然使学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竟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竟然剥夺了花季少年的宝贵的生命!对于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也倍感无奈。
其次,家长的望子成龙。人们都说,中国的父母是最辛苦的。言下之意,中国的父母是最可怜的。在学生时代,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毕业后找人情拉关系安排好的工作,未结婚时帮忙找对象,生了孩子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看孙子孙女……他们如此心甘情愿地付出,就是为了下一代。
有些家长,为了实现自己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地强加在子女的身上,也不管他们能否承受的起?盲目地逼着他们学这学那,考清华考北大,给稚嫩的心灵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当这种压力郁积到孩子再也承受不住的时候,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比如徐力弑母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社会上家长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只要读书好,其他的事都不用你管”。在一些名校的周边,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陪读村”的现象。一些居住地不在市区的学生家长们来“陪读”,“希望从生活上给孩子照
顾得更好些,家长们能做的只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孩子全身心在学校读书”。为了孩子读书,这些家长的多数需要牺牲几年的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再次,教师的辛苦害人。有人说,现在的教师在辛辛苦苦地害人!此话不一定真实,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违背正常教育规律的做法。很多老师抱怨说,我每天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忙忙碌碌,有时还带病工作,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学生,为了他们考上好的大学吗?同是作为老师,我们非常能理解所有有责任心,有良心的老师的辛苦和苦衷,谁不想休息?谁不想活的有质量些?但现实的功利,压的老师透不过气来,谁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落败,谁就失去在名校生存的权利,同时也就失去“丰厚”的物质待遇。
高考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只有压学生,老师们成为高考压力传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考试以后,学校都要组织老师们进行总结,“所有老师开会时
都在拼命地扒小数点,校领导会点名哪些老师正多少分、哪些老师负多少分。成绩经常不理想的老师会受到校领导毫不客气的批评。”,殊不知,这种以牺牲学生时间、个性、自由为代价所取得的成绩,却受到许多学生的强有力的挑战!许多所谓的专家也由此质疑,教师这样辛辛苦苦的工作,到底有多少价值?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多少积极的作用?教师到底是在辛辛苦苦地育人,还是在害人?说实话,其实老师也不想这样做,“再这样下去,跳楼的就不仅是学生了,还有老师。”一位老师这样说。
第四,学校的利益驱使。“相互谈笑、讨论问题、抬头东张西望、坐姿不正、吃零食,都被视为违纪,凡是因违纪被年级记载、通报、处理的学生,在三好学生、优秀学干、特长生、优秀团干、奖学金等各类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有学生使用电子类娱乐产品(MP3、手机等),老师有权当场摔毁。”
学校的日常管理细致到了几乎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方面。而学校这样苛刻地要求学生,目的就是让学生安心读书,将来考得好成绩,以致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重点率。事实上,这样严苛的制度,在这些名校中大同小异。
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名校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生源的争夺,升学率高,社会声誉就高,生源就多,捐资费就可观,学校领导的脸上就有光。所以,很多时候,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老师忙的晕头转向,天昏地暗,累的人比黄花瘦。
第五,领导的政绩工程。素质教育已经施行几十年了,其实际效果如何,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当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考量一位老师,考核一所学校,最终还是看那些阿拉伯数字。有些行政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堂而皇之地告诉校长们,重点抓好重点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其他没有升学希望的学校就让他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不要出乱子就行。因为他们也很无奈,“光有升学率过不了明天,没有升学率就过不了今天”。如果本地、本校的升学率在自己的任内明显下降的话,不但脸上没有面子,甚至还影响到个人前程。所以,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自己的行政业绩,就必须要靠高考升学率做保障。
总之,从行政领导到学校到教师到家长到最后的学生,在这一长长的关系链上,谁是最终的获益者呢?似乎没有!大家都是受害者。既然都是受害者,为何还“乐此不疲”地去“害人”呢?又是谁逼着大家去“害人”呢?究其根底,最后又不得不归结到积弊深重的中国教育体制问题了。
无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