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个很美的日子:春枝春芽,春蕾春花;如酥小雨,微凉薄风。“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清明前后,古人常常踏青踩春、郊游狩猎、还乡祭祖。很长一段时间我常常纳闷:踏青踩春郊游狩猎这样生机勃发、活跃热烈的事情何以同祭祖这样沉重肃穆的事情并列而行?踏青郊游时的兴奋愉悦何以能同怀祖时的低沉百感相为转化?
今晨在院里,看到一树美丽的桃花满眼“小桃红”(小花骨朵),鲜嫩可爱。忽一枝不知怎样断折了,与根失去联系的枝没有了营养,枝上的花蕾全无了生的源动力,蔫头耷脑,垂垂将凋。失水失养的样子,虽新生而老朽:并不是所有的春都能走入夏、秋、冬。突然之间灵悟到我们何以要在清明祭祖:没有祖辈的辛勤积淀,哪来我们的春意盎然?越美的生命表现,越是和它的根有最充盈丰富的联系;越自信的民族,越是有着丰满厚实的长河岁月。在我们最春风得意之时,当然该是最应感恩祖辈之时;而显示我们生命力旺盛的踏青郊游也是祖辈们的殷望,是我们对他们另一种形式的祭奠。
今年的清明,先生颇多杂事,我代为回乡祭祖,代为拟写了祭文,录此以记:
天地雄皇,乾坤坦荡。
时唯四序,人尊五常。
吾祖吾父,幸生云梦。
修润一己,荫泽后萌。
乱世盛年,恒求书志。
富贵贫贱,难易魂香。
一诗一文,屈韵楚风。
一言一行,周礼孔章。
夫贤妇惠,和睦家昌。
伯父醇厚,榜样季方。
或为忠臣,力经家乡。
爱出百姓,白马夜航。
或为良医,治病安邦。
恩资不取,整鞋涉江。
天地阴阳,仁柔义刚。
饮缩百川,吐纳九江。
先祖遗风,后辈承强。
德尽无余,族火焰光。
思母孟群,仲春虔祭。
一人之身,众人之望。
曾祖伯父,馨享蒸尝。
子孙平安,家族重光。
祭祖当日,我整装以行:黑白相间的西装、黑玛瑙耳坠,尤为带感的是黑色古生物竹节虫化石的戒指:几亿年前的东西,历史感超强!空旷的山谷,我读着小哥书写在宣纸上的祭文,脑海里千波万浪。感受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家族民族一代代人在不同时代命运下的努力挣扎------连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不是达官显贵、名门望族,没有盛大的祭祖仪式、场面阵仗,但我们可以江海入怀、松月在抱、迎风而吟、沐雨成诗,可以是代代文脉不断、精神不倒的那样一种人家。
http://s3/small/4c9f0cf5tda2084c5c6d3&690
http://s12/small/4c9f0cf5tda20876ad0b4&690
http://s9/small/4c9f0cf5tda206fead22c&690
http://s3/mw690/4c9f0cf5tda206df21ec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