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算打包之后的食用率?打包是反浪费的次等招数

(2013-01-29 10:37:59)
标签:

打包

舌尖上的浪费

财经

    尽管网友郑风田提出“如何不再运动式反浪费”,但一股运动式反浪费的风潮好像要掀起,媒体近日都在号召大家餐厅吃饭要将剩菜打包回家。不过,这实在是个反浪费的次等招数,治标不治本。

      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吃剩饭其实对健康是一种考验。按营养学家的说法,即便是新鲜食材,放置时间的长短不同,营养价值的含量都有天壤之别,何况是做熟的食品?剩饭多放置一小时,它产生的致癌物亚硝酸盐会成倍增长。所以,健康饮食是吃多少做多少,顿顿吃新鲜。

    打包,是人人皆知的事,但打包回家之后的事如何呢?

    为了响应打包的号召,人们可能在餐桌上奔走相告、极有责任感地说“别浪费啊、咱们都别浪费,打包,分了,每人一份带回家”。结果可以设想:有宠物的还好,丢给宠物吃了,算一种环保不浪费;忙碌的人往冰箱里一搁,第二天奔赴另一个饭局,几天后一看,馊了,不能吃了,扔吧;极讲健康营养的人,直接丢进自家小区的垃圾桶里,心想:我的健康重要还是这破剩饭重要?

    ------打包之后的食用率是多少?谁算过?打包之后再扔,不但是丢了打包的意义,还多了一重餐盒的白色污染。于环境于个人健康,打包都不是上上选。不彻底否定打包,毕竟开始治标。但聪明现代文雅如我们这代人,为何不直接治本?每餐点够一餐所需,既不浪费,还吃新鲜;既满足口腹,又不添白色污染,多好?所以,从治本的角度,我们该大大提倡的是:少点些、再少些,不够可以再加呀。less is more.少不是抠门,不是没有实力,能这样地少浪费,才能让环境那样地多美好。

    转变观念,让少变成精致的另一种代表。富裕后,我们应该过精致生活,而不是“暴殄天物圣所哀”地糟蹋地球、糟蹋我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酱与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