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如此写石头与山:“我们不太会记得石头也有熔点,在极高温下也会融化成液体。”
“宇宙的生殖是在高热中完成的,石头便是最初的子嗣。在高热中旋转、飞溅、激荡、晕眩,这最初的子嗣久久不愿意固定自己的形状。
当喷薄的云雾逐渐沉淀为地上的尘埃,洪荒要擘开天地,混沌中分出了光明;当高热退去,大地变得凉冷,‘呀---’在那巨大的嘶叫中,活跃的、奔腾的、散放着生命的光与热的熔岩,频于死亡的时刻,在迸溅着泪水的啸叫中,它们一一立起固定成了永恒的山脉。
被我们称为‘石头’的,其实已是石头的骸骨。它们活着的时候是没有形状的。
偶然石头与石头相撞,迸闪出火花,我们才知道,原来石头中还是藏着火的。”-----
这些我见过的最美的描写石头的句子,在张家界,见识了举世闻名的张家界地貌的那些石头山之后,灵会于心。在天子山俯瞰,千岩万壑的壁立高山,仿佛刚经历了熔烧、沸腾,刚刚冷却、静定。被囚禁的石头内心,还喷着火,蕴藏着不甘。一座座奇峰异山,孑然自立,千姿万态,越发见蒋勋的美,越发见石头的魅力,也越发看见洪荒原来离我们不远:千年一瞬、万年一瞥、亿年一梦啊。
张家界目前的景区,比较集中在武陵源。一张245元的门票,可以用三天。《阿凡达》的漂浮山灵感源地是这里,世界上如此的地貌至今发现的只有两处,另一处太小,不成规模。也因此,不久前,才将这种地貌命名为“张家界地貌”。云雾一起,一望无际啊,到处都是漂浮山。真的不像身在地球。许多山峰都被附会成人物,各有性格、各有历史、各有心事。
站在武陵源景区入口,千年以前陶潜的《桃花源记》不由地进入脑中,于是三人一起背诵:“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恍然有悟,陶潜所写,绝非子虚乌有。历史上,还真有许多遭难人、许多落难家族,避祸于此。据说岳飞的后代便有在此避难的。这样的地貌里,隐居着这样的人,山与人,该是英雄惜英雄的吧?是不是这样的人住在这样的地方,才更懂这里的山呢?

十里画廊的三姐妹峰,被导游俗话成大姐背着孩子、二姐抱着孩子、三妹怀着孩子回娘家。哈!

天子山俯瞰

万壑壁立

皆来赴会

云雾一起,漂浮无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