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花少年与编蒜老农

(2012-03-28 12:44:31)
标签:

杂谈

    蒋勋是我最感知己和最崇拜的人。最感知己是他讲美讲得最鲜活、最贯入平常生活;最崇拜是他讲美讲得那样得文化渊源、历史流变和哲理玄转。美,不是空洞的;美与一个人的心性、气质、智慧、思想、涵养-----全连在一起。美,不是呻吟的;美与一个民族的拙朴深厚、坚韧不屈、高蹈飘逸、创新不息-----也都连在一起。

   蒋勋谈美,不同于理论家谈美,让人觉得美那样有生命力、美无时无处不在,两个小故事,便见蒋勋的美,细致入微:

    桐花少年:紫色大朵的桐花挂满枝头,年轻的母亲带着四五岁的儿子在公园玩。母亲坐在人行道的椅子上与人聊天,儿子在桐树下玩。一阵风过来,大朵大朵的桐花落满了小小少年的身旁,儿子看着自己周身一地的紫色桐花,不知所措,急呼妈妈。妈妈见状,粗暴地说:“傻瓜,过来。”儿子还是叫:“妈妈,妈妈。”谁说妈妈最懂孩子?此时,一旁的蒋勋才是这个孩子的知音。他对年轻的母亲说:你真是个有福气的妈妈,你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他可不傻,他只是不忍心踩着这样美丽的花朵过来。一个对美丽的花有如此疼惜之心的孩子,以后能不疼惜你吗?

    编蒜老农:一次,蒋勋去西安老家,走进一个村子,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里,挂满了被编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蒜串。蒋勋立刻觉得那主人很美,这种美是基于对生活的厚爱。

    其实,少年也好、老者也罢,他们流露的是天性里的美,无理论支持、无知识储备,甚至他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只是天性的美好良善使然。蒋勋抓住了他们藏在天性里的美,我觉得,小时候的蒋勋,就是那桐花少年;若因缘机会改变,蒋勋也会是那个编蒜的老农。再看许许多多蒋勋的书,字里行间,幻化出无数个蒋勋。不然,他解读的《寒食帖》怎么那样地直入苏子?他解读的《春江花月夜》又怎么那样地深入张若虚?蒋勋的生命多么丰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