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非“山寨”司机

(2011-10-21 07:01:57)
标签:

杂谈

     在北京生活了25年,电车、地铁、双层大巴、公共、小公共、空调车、的士,甚至黑车、人力车、摩的,可谓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什么没见识过?很不幸,在数万次的出行中,没见过一次李素丽,也没遇到一次于凯。什么车都坐过的我,几乎只绝望地遇到一种司机:一个个像一颗颗粗砺的砂,言语和表情会不时“咯”人一下,手脚下的动作常常像乘客不存在一样。坐在上面,好像自己是要被抢上“山寨”一般。

    25年里,我特执着地问身边的亲友:“为什么的士司机都如此地‘山寨’?”得到的答案出奇地一致:“没文化没修养的人,你能指望他怎样?”这个答案与我,不能满意,因为曾看到新凤霞写她的父亲,老人虽只是个卖糖葫芦的手艺人,但他对每一个山楂的精心选取、每一道工序的严格要求,分明透出人性情怀中的“仁”与“爱”来:爱世界、爱他人、爱自己。所以,人的差异不是读没读几年书、入没入贱行这样简单。

    今晨起来,读了一篇张小娴的小文《有女人爱的男人》,讲到她遇到的一位的士司机,口必称太太:“这是我太太给我放的风衣,防雨防寒的;这是我太太准备的玫瑰茶、菊花茶、香口珠、矿泉水,夏天嘛,免费给乘客的------”我MU然想起,自己在25年中,只遇到一次的一位夏利的士司机,同张笔下的司机很像。

    当时的我还在做时尚记者,常跑外,一天需打多次的士,而开创时期的报社并不报销的士费。月入微薄的我,既想求快采访,又要考虑成本开支,常常选择“黄面的”和“夏利”,也便常常要忍受它们的“脏、乱、差”和浊烟秽气。一日,我朝一夏利挥手,它不疾不徐地开到我身边,平和地停下,车很干净,我不由恍惚了下下:是夏利吗?着急的我(做这种车我都选择坐后面)打开后门:哇!太惊喜了!雪白的椅套,一尘不染;车里放着柔和美妙的音乐、副驾驶座背后的网兜状插袋里有新的塑料袋、杂志、针线包、晕车宁等,后座上后窗前的平台上还放着一只香甜的菠萝!再打看司机,一脸清新、一脸美好,我禁不住跟司机攀谈:“您的车可太干净了?!坐在这儿,我一天的疲劳都没了。您这可称得上是京城第一的士了!”司机很高兴:“那是,我这坐垫椅套天天回家我老婆都盯着换的,不换她不睡觉的,她在五星级酒店当一个服务主管,所以对我这车,也是五星级的要求。”其它也都是他老婆准备的:塑料袋是防吐的、杂志是解闷的,这在当时的出租里绝无仅有。司机又说:“我还让朋友做了空调改造,您看那两根管,是专为后面乘客送凉风的。”果然,一般的夏利车空调都不行,后排基本跟坐公交车没什么区别,而此车,清凉如春。我说:“您这就是一个流动的五星级酒店呀!”司机乐呵呵的:“我们就是要过好每一天。”

    25年,绝无仅有的,一次美妙的的士之旅。我曾对老公说:“若北京的的士都如此,我完全可以不买私车了。”在上海,一个会算计会用心的司机被请去给外企高管们讲营销课了;在只看重营利、赚钱的今天,其实该请北京的这位司机,给世上众多得过且过的人,唯利是图、面容丑陋的人,讲讲如何“美”、“好”地去过每一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