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的一篇博文:
我的爱山,登山,原来也在一“品”字。品山,山有几多口呢?山有多少可以令人品的地方?
一品曰:山势。山的挺拔高俊,巍峨耸峙,足令人品、令人得到美好的启迪与情操:高山仰止、高与天齐、志高云汉、山高我为峰、一山独尊万山朝、仁者爱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界上高高低低的山,都会让人感受到势!感受到势的变化中无穷的妙。
二品曰:山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形的变化多端,亦给人无限的赏心悦目和妙想天趣:江南的山,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庐山,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冕说:“青山绿水从人爱,野鹤孤云与我同。”还有“出门日日见青山、常见青山不老颜。我问青山几时老,青山问我何时闲。”可是,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⑷,可以横绝峨眉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行呢?曹操诗:“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昆仑更绝:“横空出世莽昆仑,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三品曰:山云。山无云不活,有仙则灵的山,多半都是仙气(云)缭绕的。五岳皆有云海,但偏偏有人会“除却巫山不是云”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云的灵动、神秘,山怎舍得?怎把握?但山有山的定力,便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哈,山与云,一静一动,和谐相生啊。(关于山云另有专述。)
爱山之人,品山至味。我常感叹愚公,面对太行王屋,要怎样的愚,才可能拿起锄头铁锹?不过,静下来想自己,原来也是一愚公,不过将山全移来了纸上,哈!“此生长抱移山志,陋室四壁起昆仑。”
看完,我戏称其为“老愚公”了,哈!老爸说品山,“品”字加“山”字居然也单独成字的-----“喦”:喦,岩也。愚公真是离不了山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