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品味”“品位”两个词用的极多,因此有了自家对“品”字的三昧解读。
“品”字三个口,口直接的意向是嘴,那么直接解读便是吃三口或多吃几口的意思,但这样的解读却实在太表象太肤浅。实际上,吃得太多,绝对不是品了。妙玉谈品茶,其中说“一杯曰品,二杯为解渴,三杯为饮驴”,可见吃得多或多吃几口,根本离“品”背道而驰。被品的物质对象,在“品”这个过程中,真正的要求是“少而精”。但“品”又实实在在地是三个“口”组成的呀!
“品”字三口,但非口口皆嘴。一口为嘴,一口为目,一口为鼻,一口为耳,甚至一口为毛孔------,“品”字是在说,一个完美的“品”过程,一定要调动多感官去体悟,整个身心都要参与的;而且这一个个口,又似一个个“孔”和洞,不进入,外面一片光明,大家都差不多,而进入才知道谁深谁浅,谁明谁暗,谁美谁丑,谁趣谁呆------所以,这一个个“口”“孔”“洞”,都极具神秘感,我们若是有被诱惑的感觉,有要进入的冲动时,“品”才会开始。小孩子总对墙上的电线插孔充满好奇,小手总在不自觉地想去伸入孔中,那黑乎乎的里面到底是什么呢?
有的人痴迷味道,他会“品尝”;有的人喜好色彩,他会“品赏”;有的人敏感声音,他会“品辨”;有的人迷恋SPA,他会“品享”------最会“品”的,是调动一切身心灵的人,品人生。耐品的,总有味;会品的,总有位。《红楼梦》中菊花诗社,品蟹赏菊,饮酒赋诗,高者便是那最能调动一切身心灵的人。
“品”是一个用心体悟,用教养和修为感受的过程,而非一个个价格标签。有购买力的人,绝非一定具有品鉴力的人。“品”,一个个口,出口与入口,看谁入得深,看谁出得妙。人生诸多“口”,皆可去“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