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识姜太公(一):姜太公与钱钟书

(2011-06-03 07:23:19)
标签:

姜太公

钱钟书

文凭

文化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到今天之前,对姜太公的认识,无非此歇后语和表面的故事,还有小时翻烂的小人书《东周列国志》里,姜子牙鹤发童颜的仙者模样。这几日,读《六韬》,才深识姜太公,果然厉害。一个88岁还在那里钓鱼,天天等着遇到明君辅佐的太公,可以说阅尽人间无数,饱学圣贤典籍,遍览世相于心。满腹文韬武略,并不汲汲抱怨天不与之明君,何等的清明澄澈,何其的悠然耐心。忘乎天时,不忘天道。终于天不愧之,文王临之。我跟老公说:“此人非神仙,但此人的修为却非神仙莫可为,设若换我,老而二八,如之何哉?”老公戏答:“朽木不可雕也,加满地找牙。哈。”

    《六韬》集中体现了太公的思想,有高屋建瓴的韬晦,也有见微知著的智慧。不由得边读边叫:“好书啊,好书。怎么上大学时就不知好好拜读?”老公说:“你在学校时不认识我,真是你的一大损失。要是认识我,别说《六韬》了,中国最优秀的典籍,我一定会带你读个够的。”我嘴上说“瞧你自狂的”,心里还是承认了。老公不能说满腹韬略,但至少满腹经纶。我上学时太“好孩子”,一个劲儿抠专业课程。钱钟书当年在牛津取得硕士学位后,尽管此学位中国学生很少拿到,但钱钟书却认为,区区一个学位,耽误了他宝贵的时间。后来,他进入巴黎大学,便放弃学位,只求自由读书,期间得以遍览群书。近日读《六韬》,始觉钱钟书先生的伟大之处,在学本身,不在那向人昭示什么的文凭。学习本身的乐趣,岂非一纸掩人耳目的证书可比?若论文凭,发什么给姜太公合适呢?

    

    文韬·盈虚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文王曰: 古之贤君可得闻乎?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橼、楹不斫,茅茨偏庭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粮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共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
 

     

      典雅的文字,深邃的智慧,太公可谓文王之“大贤”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