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敖可以骂 李文不能骂

(2008-12-11 11:49:18)
标签:

杂谈

 

第一次看到《我和李敖一起骂》时,封面上穿红衣的女人和这个单刀直入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不过好景不长,这个女人和这本书最初在我心中先入为主的或者是兴趣或者是好感的某种东西,随着我对他们越来越多的了解,一点点儿消散,最后竟至于走向反面……讨厌。想想这种情形,颇似我们在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有些人,外表光鲜亮丽、谈吐圆滑乖巧,让人一见就喜欢;但大家都是人,谁也不比谁傻十分钟,打几次交道,会发现原来她不过如此。

子承父业可以理解,但想通过子承父业一夜暴名或者一夜暴富,就不得不好好掂量掂量了,因为从“他是成龙的儿子”获得“他是房祖名的爸爸”的地位,你一定得有降龙伏虎的真本领,把你老爹比下去,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公众:公众的心,而非他们的阳奉阴违。不然,人家慑于你老爹的威望,给你喝个彩儿、鼓个掌什么的,你可别真就以为自己有多彩儿,那是为了某种利益,你自己可不能被他们的假相蒙蔽,得趁着可仗爹势的时候赶紧修炼,而且最好是默默修炼。

李文也一样。武戏比划着拍不会好看,骂人光知道张嘴不会好听。这里的好听是说让别人听起来有经有典、有理有据、有味有趣,引人回味、引人自律,让人家听完你的骂,会自动为你当个小喇叭,口口相传地说你知道吗?李文又骂了,怎么怎么回事、怎么怎么回事,你说骂得多好?!是不是骂出了咱们心中都想骂而没骂的话?!真有水平啊!而不要让人家说,什么呀,就这?谁不会呀!没劲!她爹已经浓缩了她们家上下各十代人的骂功,她居然还敢以此打擂?

看完 李文女士的书,我有点儿替她惋惜,她太急于功名了,以致于她没有看到,老爸的骂名其实可以好好借来一用的,因为她虽不怎么会骂,可她有比她老爸更好的功夫――打官司,所以她大可渲染自己更身体历行的打功,用《李敖动口我动手》来谋划自己的文途或钱途,是不是更能争得公众的支持?而且父女联手,一个动口,一个动手,他们家不就全乎了?

李文女士对披露自己年少时被她母亲的老公性骚扰一事时说自己是个真诚的人,还说之所以跟李敖一起骂也是因为看不惯国人的丑陋,俨然是真善美的使者。但做为一个具有正常人性与母性的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有以下两件事情令笔者困惑,不知李文女士对这两件事情如何解释?

第一,自小几乎等于无父无母的李女士,如果具有正常人的心智,她一定非常憎恨自己的父母,而且在她的文中亦有些描述。当然人长大后知道了一些世俗,懂得了人生艰难,原谅了自己的父母,也是情有可原,但原谅之后却要上赶着借爸爸的名来推出自己,多少让人有吃嗟来之食的感觉。读她的书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她要借李敖的名,而非李敖一定让她借自己的名。也许是笔者比较迂腐,父母给的饭怎么能叫嗟来之食呢?

第二,李文女士说自己因为从小没有体尝到家庭的温暖,对温馨的家充满了渴望,于是在18岁即草草成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女儿,可又不久,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遂毅然远走他乡、抛女求学。李文女士的母亲当年抛女他嫁,李文女士也抛女求学,遗传基因如此起作用?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李文女士当时为追求自己的价值,就一点儿没想到自己真的有权利只生不养吗?自己真的有权利让自己不幸的童年命运在女儿身上重演吗?笔者亦为人母,天天感悟到与女儿那种十指连心、血肉相连的浓情,真不能想自己的女儿身边没有了妈妈会怎样!

也许深受西方教育的李女士不懂得中国有句古语:正人必先正己,在以上两个疑问没有令人动容的答案之前,李女士的话便不具有真善美所含有的真正力量。骂人骂得既不好听,又不令人信服,还骂什么?李女士之骂可以休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突然的醒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