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10
一家三口早起晨练,小区中亦有一群人在伴着音乐做太极。一会儿,有个美妙的声音说:“白鹤晾翅”;一会儿,这个声音又说:“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左云手”、“右云手”……
看了一会儿,女儿说:“妈妈,他们的动作太难看了,比起院里那个身材特棒的爷爷来,不知差多少倍。你们看那个‘白鹤晾翅’,哪有一点儿白鹤的感觉?还‘白鹤晾翅’呢。”
我说:“那个爷爷的美是下了好多功夫的,他花钱上舞蹈课、看京剧、杂技、太极,然后编出适合自己的动作。不是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这么高要求的。”
老公说:“咳,不就是锻炼身体吗?你们俩那么多事。不过,要是改一套词,用和老年人日常生活比较靠的词,就跟他们的动作比较配了,对不对?你们看,就这样:
‘左云手’改成‘推大门’,‘右云手’改成‘推二门’,
‘白鹤晾翅’就是‘晒被子’,‘左揽雀尾’改成‘抱大孙’、‘右揽雀尾’改成‘抱二孙’…………你们看,怎么样?”
说完,老公一边慢慢地做动作一边练了起来:
推-----大-----门,
推-----二-----门,
晒-----被-----子,
抱-----大------孙,
抱------二------孙,
…………
哈,笑翻了我和女儿。
女儿接下来模仿:
摘------豆,
剥------蒜,
过------大-----门,
过------二-----门,
大------孙-----淘,
二------孙-----乖,
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