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小字简说
(2018-04-18 14:32:34)
标签:
契丹文字简说文摘 |
分类: 契丹与辽事 |
契丹大小字简说
一
在辽代,其经济文化曾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造鞍、冶铁、纺织、印刷、造纸诸业均甚发达。从保存到今天的雕塑,建筑、陶器等,可以清楚的看到辽代文化艺术的一斑。契丹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也说明了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
在辽建国初期的神册五年(920年),阿保机命耶律突古布和耶律鲁不古创制文字。他们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协助下,仿照并简化汉字笔划,创造了契丹大字。这就是《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所说的“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契丹大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表达粘着性的语言(摘者注:粘着性的语言,即指黏着语。黏着语是指主要靠词缀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契丹语有不方便之处,于是在不久以后,皇弟(摘者注:即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迭剌参照回鹘字的拼音法的同时,仍以汉字笔划,创制了契丹小字。契丹小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关于这点《辽史·皇子表》中说:“迭剌,字云独昆……性敏给……回鹘使至,无能通其语者,太后谓太祖曰:‘迭剌聪明可使。’遣迓之。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
契丹字创制后,用于书写官文书、碑碣、牌符、印信等。同时也用于写诗、记事、译文、考试等。据历史记载,萧韩家奴曾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耶律倍曾译《阴符经》;耶律庶成曾译《方脉书》;圣宗曾亲译白居易《讽谏集》,召番臣等读之。
契丹文字不仅在辽朝使用,到了金朝也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金史》记载:“金人初无文字,国势日强,与邻国交好乃用契丹字”。金朝制成女真文字以后,仍允许继续使用契丹文字。“(天眷元年正月)颁布女真小字……(九月)诏百官诰命,女真、契丹、汉字各用本字,渤海同汉人。”(《金史》卷四)。一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谕有司,自今女真字直译为汉字,国史院专写契丹字者罢之。”同年十二月“诏罢契丹字”(《金史》卷九)。(摘者注:自1125—1191年,金国使用契丹字约66年)
随着金朝“诏罢契丹字”,契丹文字也逐渐被忘记。随着契丹人融合到汉族、女真族、蒙古族中,契丹语也逐渐被忘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文字的书籍资料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以至到后来连历史学家也不知道契丹文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文字。
时间过了几百年,到了二十世纪。民国初年,贪图钱财的土豪廉某挖到了赤峰市巴林右旗白塔子附近的辽代庆陵。这个消息传到了当时正在热河传教的比利时传教士凯尔温(L.Kervyn,汉名梅岭蕊)耳中,他立刻赶往那里考查。1922年6月,他在辽墓中发现石碣四方。其中两方为汉字,另两方为世人不认识的文字(摘者注:辽兴宗和皇后的契丹文哀册)。由于在辽代皇帝陵内发现,断定其为契丹文无疑。于是他雇人以五天时间逐字抄录之后,把石碣埋于原处(这四方石碣至今下落不明,可能还埋在原处)。抄录的文字的照片发表于《北京天主教会杂志》(Le Bulletin Catholique P’ekin)第十年(1923年)第118号上。
这些照片的发表,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时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的儿子汤佐荣闻讯动心,于1930年组织人力对庆陵进行了挖掘。这次从庆陵三个陵墓中的另外两个中,挖出圣宗及其两皇后的汉文哀册,道宗及其皇后的汉字和契丹文哀册各一合。
在陵墓中埋葬数百年的石碣被挖出来,消失了几百年的契丹文字又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对学术界确实是一件大事,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震动。日本岛田好撰文说:“此辽帝后哀册及其它之发现,洵世界之大发现,为学界一大福音。”(见《林西辽陵石刻出土纪事》)著名考古学家江上波夫在《东洋考古学》中称其为“考古学上、历史学上,语言学上的重大发现,为东洋学上的大事件。”
用辽庆陵发现的哀册上契丹文字与陕西省乾县武则天墓的无字碑上所谓的女真文(即《郎君行记》上的陌生文字)相比较,学者们才发现,《郎君行记》上的文字原来也是契丹文。从而纠正了明清以来将其视为女真字的误解。
注:以上摘自《契丹小字释読問題》的契丹小字研究总论之绪论。作者:清格尔泰编著,吴英喆协助。
二
契丹大字和小字都可以既表音又表意。
契丹小字的三大特点:
1“原字”由汉字简化而来。契丹小字由类似于“字母”的基本读写单位组合而成,这种读写单位学界把它称为“原字”。原字是进一步简化、运用汉字和大字、改造字形而创制的。根据刘浦江、康鹏《契丹小字词汇索引》(中华书局,2014年5月版)的确认,迄今发现的契丹小字的原字有409个。到目前,出土的契丹小字约4万个左右。
2契丹小字的另一个特点是“该贯”。“该贯”(该贯,即赅贯,赅,皆、全部的意思),就是有很强的组合性,能够灵活地互相组合、联结,以此来表音表意,能够很好地应付语言表述(摘者注:加横线的部分为笔者理解。下同)正如用26个英文字母就可以把所有的英语拼写出来一样,用原字也可以把所有的契丹语拼写出来。
3第三个特点简,即简单、简便。原字的数量虽然多,但笔划简单(少于六划),学习和使用起来也不复杂。
4拼音文字,组合表音、表意。契丹小字实质上是音节拼音文字,拼音方法类似汉字的反切法(用两个常用汉字给另一个字注音,切上一个字取声母,切下一个字取韵母和声调)。
注:以上文字摘自吉林大学陈俊达的《契丹文字的千年迷雾》一文,文章发表于中华遗产2018年第2期。为了读者理解方便,有几处笔者自己做了发挥,为防止曲解原意,以下划线标注,以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