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经络腧穴气象》第十五讲
这次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先讲输穴,分布在六条阴经上的输穴:
足太阴脾经的输穴是太白,
手太阴肺经的输穴是太渊。
足厥阴肝经的输穴是太冲,
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是大陵。
足少阴肾经的输穴是太谿,
手少阴心经的输穴是神门。
这些穴位前面已经讲过,徐老师又带领大家复习一遍。说实在的,由于最近放假、调休,我课后看书不多,很多细节记不清楚,好在徐老师带大家重述一遍,总算加深了一些印象。
这回主要讲分布在阳经上的输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是束骨,
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是后谿。
足少阳胆经的输穴是足临泣,
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是中渚。
足阳明胃经的输穴是陷谷,
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是三间。
其中,中渚穴是三焦经的第3个穴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对于落枕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另外,陷谷是胃经倒数第3个穴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主治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三间是大肠经的第3个穴位,微握拳时,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中。可治疗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等,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第二部分:接上节课讲的“京、都、道、里”,徐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加复习了——京门、京骨,以及风市、阴市。
第三部分:学习了山、陵、丘、墟、封,和与此相对应的谷、谿、沟、郄、空、孔、窦、穴等。前面一组穴位,气是凸起的,针灸时无需深刺,便很容易得气;后面一组穴位,气是凹陷的、深聚的,可以深刺。代表学位讲了:大陵、外陵,灵墟、丘陵、梁丘等。
外陵是胃经的第26个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外陵主治腹痛,疝气,痛经,除此之外,对于女性的卵巢囊肿和输卵管不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梁丘是胃经的第34个穴位,主治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等。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与努力学习的各位同学共勉。
学员:兰溪
2008年10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