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之要义,是避开人群。郑州周边:野草连天的黄河滩,绿树掩映的黄土沟壑,一望无际的农田,还有那鸡鸣狗咬的村落,是我的乐土。
今年国庆·中秋,当数亿计旅游大军大蹚堵车、爆棚浑水之际,我却在新郑龙湖怡然自得。
那是一处天然水面,距郑州市区20公里。早在80年代,我就经常到那一带垂钓,它原名“罗垌水库”。
据说,有一年某地方官到任,竟将“罗垌”误读“罗同”!遂恼羞,一句话——“罗垌”便成了“龙湖”。因罗垌水库地属新郑小乔,水名既改,原“小乔镇”索性亦改“龙湖镇”。
“龙湖”,再也不可能被误读了。但是,这地名真的有点俗。无须查证便知,全国重名者多。
而且,地名岂能说改就改?须知,许多地名都是千百年流传,都是浸透着珍贵的历史信息的。且以这“垌”字为例:
《现代汉语词典》释:“垌”,系指河流冲积扇上的小平原。而今,龙湖之北有罗垌村,之东有李垌村,之南有陈垌村。显然,在古老的年代,这里是一条河。由于河流的冲击,形成了一块块小平原,被罗、李、陈三姓割据。之后,随着水源的枯竭,河断流,原本较浅的河道干涸而成沟壑,较深的河道便形成湖泊。
今郑州人,屡屡为市内无河而抱憾。而这个“垌”字告诉我们:今郑州西南大大小小的水库和沟沟壑壑,其实都是远古的河道。远古郑州,竟是一片河网密布的水乡啊。。。
而且,这个“垌”字还向我们透露着一个未解之谜。
上面提到的那位地方官,为何将“垌”误读为“同”?因为在北方,以“垌”为地名,非常罕见。若在南方,这个字就很难被误读。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以“垌”为地名者比比皆是。所以,仅凭此一字便可断定:要么是北人南迁,要么是南人北来。总之,这些中原垌上之人与南方垌上之人肯定有着一缕解不开姻缘。
思路及此,我顿悟:难怪龙湖水中生满了野生菱角!野菱生于北方,真是闻所未闻。过去,我还以为是水鸟自远方来,于不经意间夹带而播种呢。如今看来,播种者,未必是鸟,可能是人。
http://s2/middle/4c9eb24f4cbc037f04451&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菱角秧密密匝匝。
http://s12/middle/4c9eb24f4cbc037adcb9b&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看到尖尖角了吧?
http://s14/middle/4c9eb24f4cbc023cf5ddd&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宁可钓不到鱼,也要野钓。
http://s6/middle/4c9eb24f4cbc024c45575&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多漂亮的水面。
http://s13/middle/4c9eb24f4cbc02546021c&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桥那面还有更辽阔的水面。
http://s6/middle/4c9eb24f4cbc027056e55&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置身于此,总比赶会般的旅游舒服吧?
http://s2/middle/4c9eb24f4cbc02a1447b1&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湖水周边是真正的野生林,郑州市仅有绝无。
http://s8/middle/4c9eb24f4cbc02bf654b7&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请教各路大侠,这是什么草?
http://s6/middle/4c9eb24f4cbc038326f85&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一株野菇。
http://s1/middle/4c9eb24f4cbc0389939f0&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钓鱼,第一次钓到螃蟹!O(∩_∩)O哈哈~
http://s14/middle/4c9eb24f4cbc03995f62d&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鬼子来啦!
http://s12/middle/4c9eb24f4cbc039e7c7fb&690 哪个地名更好?" TITLE="龙湖与罗垌 哪个地名更好?" />
严阵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