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在前线 老凉
千百年来,没那么夸张了,也就是近30年来,中国市场都是全球的热点,很自然中国市场对于跨国企业还是中国本土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
那么多的企业、公司在中国市场打拼,想要做出彩儿,着实不易。我们今天,就来说说2016年中国科技产业的十大人物。
一、
英特尔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可以说是2016年中露面最多的跨国企业CEO之一。
英特尔今年变了好几次脸,在巩固数据中心地位和PC市场的同时,积极尝试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破局。
中国是英特尔在华多年来的重要据点,而杨旭作为过去20多年来中国业务的掌门人,在全新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时代,在全球布局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
戴尔在中国迎来“戴尔中国4.0”时代,戴尔中国4.0战略内容包括,2015-2020年期间,戴尔将在中国投入1250亿美元;积极融入中国本地生态系统、在中国为中国、推动端到端解决方案本地化、加大4~6级渠道拓展等。
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博士,是戴尔中国4.0战略的重要见证者和推进者。
2016年,戴尔在中国动作频频,包括:与贵州合作布局大数据;与中科院自动所合作推出商业人工智能“诸葛·深知”;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成铭”服务器等举措;全面发布数字化战略。
三、
2016年,在Qualcomm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的领导下,高通在中国的局面,焕然一新,也变得更加亲民和无处不在。
其中包括:高通与贵州的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开业;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落户贵安新区;在中国布局大数据、无人机、VR、物联网等热点领域;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涉足半导体测试业务。
另外,高通还与中国知名的手机厂商达成了专利合作,前不久还与微软展示基于骁龙处理器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
四、
2016年,阿里云进一步拉开了与国内云服务商的距离,也进一步拉近了与AWS和Azure的距离。
阿里云不但支撑着双十一再破新高,还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不错进展,阿里云ET还进入到更多商业、公共事业等领域。
在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推动下,阿里云正在成为一个普惠科技。
五、
联想在2016年架构调整为四大业务: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集团(PC&SD)、移动业务集团(MBG)、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联想创投集团(LCIG)。
在这四大块业务中,PC业务一如既往是联想的后盾,移动业务调整完毕再出发,数据中心业务也正在成为新中坚,创投业务新上路势头不错。
中国区历来承担着联想全球的大本营的角色,但是,中国区历来又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掌管的中国区业务坚挺,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商用PC、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亮眼成绩。
六、
2016年,在闫国荣的推动下,神州数码以全新面目现身江湖。
登陆A股的神州数码,除了持续发力分销、IT服务市场之外,变得更加激进,与甲骨文联手推出自主品牌的国产一体机,并在云计算等市场积极布局。
虽然,神州数码刚迈开新步伐,到底前景如何尚待观察,不过,其构建起来一个全新的IT生态,或许会成为中国IT市场的新一极。
七、
在外界看来,赵伟国是一个“收购狂人”,通过买买买,紫光成为全球业者紧张的角色。
紫光从一家清华校办企业,近两年快速成长,成为一个集芯片、存储、企业级业务等于一体的巨无霸胚子。
八、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业内人称“董小姐”,或许是中国最霸气的女企业家,做手机、做汽车、给员工涨工资,任性得不行,说骂人就骂人。
近几年来处处与雷军、马云、宗庆后等名人怼,股东大会发飙,职位被免也无所谓。
曾经,我觉得董明珠的言谈太奇葩,后来才明白她才是真得会营销、会造势。
九、锤子科技CEO罗永浩
老罗最让我不爽的是,锤子发布会非得跑到上海奔驰中心去开。
难道是上海没有手机厂商的缘故吗?要是这个原因,锤子干脆搬到上海得了。
今年的两款机器,老罗用了心了,开始妥协,开始大卖。造化总是如此弄人,当你想要特立独行,却很难正名自己,当你想通很多事,失去自我,反倒得到更多人认同。
老罗的目标出来了,未来3~5年国内前三,再过3~5年全球前三。
哎呦,不错哦!但,这还是原来的老罗吗?
十、OPPO CEO陈明永
2016年,蓝绿两厂,火得不行。
OPPO是绿色,VIVO是蓝色,这两家都是步步高下属企业,凭借着实体店 海量广告的模式取得成功。
IDC数据显示,OPPO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达到1850万部,同比增长153%。到了第三季度,OPPO超越华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的厂商。在第三季度,VIVO排名第二位。
相比很多手机厂商的CEO、当家人,OPPO CEO 陈明永低调得不行,甚至有传闻称OPPO内部不能说一句竞争对手的坏话。
适逢乱世,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