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今日开幕的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云服务业务集团总裁贺志强做主题演讲时谈到,联想之所以做云,是由内外两大因素所驱动的结果。
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更加务实,对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都有关注,尤其是云计算话题成为重中之重。
贺志强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联想云的最鲜活案例是联想自己。
为什么做云:内外驱动
众所周知,联想此前多年一直以PC为主业,而现在联想为了实现硬件 软件 云服务的愿景,业务领域覆盖了PC、移动、云服务。
对于这样布局的原因,贺志强指出,联想每年大约要销售出1.5亿台设备,联想PC、服务器、手机等设备连接着几亿甚至十亿的用户。
“联想做云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让企业效率更高,这个企业指的是联想,也是联想的客户。”
近年来,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再只采购单一硬件产品,而是期望厂商交付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即便是个人用户也是一样,硬件设备的同质化,让应用体验诉求越来越频繁。
这是外界的驱动力。
与此同时,联想的发展也遇到了拐点,之前联想凭借强有力的渠道模式在PC市场取得了领先地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个性化,这对联想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渠道、供应链、服务等某个环节的变革,而是一场从内到外的革命。
贺志强说,云是贯穿联想内外的桥梁。
他指出,联想内部借助云和互联网进行了全面的重构,IT系统、电商渠道、供应链、服务等等众多环节,要说互联网 ,联想是最鲜活的案例。
对于外部来说,联想云则让联想设备有了血液和灵魂,让联想有了更强的用户黏性。
尤其是,联想今年的重点战略是打造关系型客户,而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手段可以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如何做云:三大支柱
据贺志强介绍,联想云服务业务集团下属三大业务,分别是:个人云、企业云、IOT智能云。
个人云是联想云的第一个支柱,这说来有些话长,其实从2012年推出乐Phone智能手机时,联想就致力于打造个人云战略。
当时,联想是为了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应用体验,而随着其在设备市场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联想发现,其虽然交付了越来越多的设备,但是与客户的距离并没有拉进。
此前在某个公开场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半开玩笑地炮轰国内某些互联网巨头,说他们抢走了联想的用户。
杨元庆并非是要与互联网巨头为敌,而是他期望通过这样的行动来激发联想的狼性。
联想个人云除了穿起手机、平板、PC、智能设备等产品之外,还承担了借助云计算技术打造互联网沟通模式。
截至目前,联想已经有4亿多用户,而乐商店的下载量超过了120亿,还有很多是海外用户。
对于企业云,贺志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做企业云,可以拿当前火热的互联网 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来说,这个时候有两大挑战:一是传统的系统如何改造如何云化;二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时时刻刻与客户保持沟通,这是根本的改变。
贺志强介绍说,联想通过改造自身的ERP、人力资源、CRM等系统,把自己从一家传统企业改造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在这过程中,联想积累了丰富的企业云经验。
贺志强举例说,联想云不但帮助自己转型,更帮助客户实现更多价值。平安保险借助联想的公有云写作平台,把对8万名保险员分发产品的周期从4~5天缩短到了半小时。而在一个智慧医院案例中,用户体验得到了大幅提升。
IOT智能云是联想云的第三大支柱,也是联想在物联网时代的核心战略。
贺志强对当前的智能市场发展有着深刻见解,“虽然IOT的产品很丰富、很鲜活、很好玩,但是能够让他们实现价值的还是后面的数据和系统,只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IOT智能云。”
在此次互联网大会上,联想展示了旗下的智能眼镜、智能鞋等等诸多智能设备。
贺志强以联想智能眼镜为例指出,智能眼镜会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比如在汽车维修时,维修工人通过智能眼镜与云服务平台进行连接,可以快速的查询到故障位置,不但提升效率,更确保了可靠性。
从贺志强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联想云并非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业务,而是贯穿联想内部和外部的一种生态系统,它不但可以保鲜联想与客户的关系,更可以帮助联想及其客户在互联网 时代立于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