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在前线
联想全球誓师大会北京站,无疑是人气最旺而且最富激情的一站。
因自拍而成为“国际杨”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心情大好,不但在演讲中经典语句频出,而且还再次上演自拍神技,但是这都无法掩饰从他内心对联想未来的担忧。
杨元庆在会上指出,取得成绩可喜可贺,但是联想人会忘掉过去一年的成绩,因为联想还处在危险的悬崖边缘,需要来一次触及基因的变革。
拼图完成
整体来看,联想在过去一年,豪掷近50亿美元,收购IBM
在接受在前线采访时,杨元庆指出,去年对IBM
看似一张已经拼接完成的版图,似乎也隐藏着隐忧。杨元庆对于这种现状有自己的判断,他在誓师大会上指出,联想的各个业务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整体而言,联想并没有到安全阶段,仍处在危险边缘。
杨元庆指出,世界瞬息万变,企业发展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联想必须在关键点上卡位。如今的风暴眼是互联网、互联网 ,人人互联网、物物互联网、业业互联网兴起,所有的趋势都只有一个根基,那就是用户。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然后企业与用户深度互动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更是一个新挑战。
基于此,杨元庆宣布了联想的重大转型战略:从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向以用户为导向的公司转型。
从创立的30年来,联想经历了贸工技、多元化、专注化、国际化、多元化等不同的时期,在这些发展过程中,联想构建起了关系型和交易型的双模式,这是联想制胜的法宝,也是联想的基因。
此次,杨元庆提出的转型,对于三十而立的联想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触及基因的那种。
“转型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从纯硬件到设备 服务的转型;另外一个是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客户打交道时,从单点接触到多点接触。”
杨元庆强调说,“未来,我们希望真正拥有客户,拥有真正的用户,希望用户成为流行的粉丝、回头客、代言人。”
对于转型面临的困难,杨元庆表示,现在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联想不主动破局,未来连机会都不会有了,如果自己不挑战困难,未来连困难都不会有了。
2014:最拼的一年
联想转型可以说是年年有,时时搞。杨元庆曾经在某年的誓师大会上自豪地说,这是联想的特色。
事实上从2014/15财年开始,是联想真正引入互联网模式的一年,这一年中,联想取得了与往年不太相同的成绩。
杨元庆在誓师大会的主题演讲中,阐述了过去一年联想取得的成绩。
杨元庆在谈到上个财年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十分欣喜,他表示,“这一段时间是我最忙碌的日子,和全球的员工一起快乐着、激动着、兴奋着,无论是在罗丽、芝加哥、巴塞罗那还是在北京,誓师大会都让我热情万丈。”
据杨元庆介绍,在2014/15财年中,联想PC取得历史新高,销量达到了6000万台,连续8个季度位居全球PC市场榜首。
在中国市场,连续22个季度实现份额提升,达到了37%,比后面六个对手的份额加起来还要高。
平板业务也迎来不错的增长,销量达到了1200万台,比大势增长快22%,而Yoga平板电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智能手机则在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销量达到了7600万台,其中摩托罗拉业务增长50%。杨元庆特意提到,联想不但把摩托罗拉引入中国市场,还推出了备受关注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乐檬。
企业级业务方面,ThinkServer实现了50%的增长,在并购IBM
从当前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态势来看,联想在过去一年进一步扩大在PC市场的领导地位,服务器和手机也纷纷进入全球TOP行列,杨元庆对于这样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了更具有野心的目标。
吃着碗里
杨元庆告诉在前线,如今,无论是企业级市场还是、手机市场、PC市场都处在快速的更迭和转折期。大浪淘沙,不进则退。联想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变革、不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很多努力或将白费。
杨元庆给每个部门都下达了“尺度很大”的任务:
个人电脑集团(PCG)的任务是销量达到7000万台,夺取23%的市场份额;
企业级业务集团(EBG)的任务实现50亿美元的营收。要让惠普和戴尔吞进去的份额吐出来。加倍夺回因为整合System
云服务业务集团(ECS)的任务是月活用户达到1个亿,互联网服务营业额同比翻番;
杨元庆还特意提到中国区的任务目标:PC冲击40%的份额;服务器业务份额达到25%,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
对于这些目标,杨元庆自己都说会很吃力。“我们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惦记着田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不被淘汰。”
杨元庆强调说,“世界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奋进,才可以永立潮头。”
如果说2014年的互联网转型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2015年的互联网转型则是大刀阔斧。
为了让公司的运营效率更高,杨元庆指出,联想要打破大兵团的历史成功模式,而是要去打造横跨各职能块和价值链的小分队,不管哪位员工有好点子、好创意,都有可能被公司投资。
大而全的喜与忧
随着联想在2014年的两大收购,其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产品线最全的公司之一,但是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走向成功呢?
在IT业界,IBM、惠普、戴尔等都曾经是大而全公司的代表,从前台到后台,从硬件到服务,一应俱全,但是各自发展的境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IBM在逐渐卖掉自己的硬件业务,而惠普进行了分拆,戴尔则彻底私有化了……
在业界没有成功样板做参考的情况下,联想的这种模式能够成功吗?
对此,杨元庆告诉在前线,的确,联想的产品线是业界最全的。但是产品线全、业务丰富并不是错误的。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利用其核心竞争力。
杨元庆介绍说,多年来,联想凭借自己的战略三角理论打了不少胜仗。这三角包括:一是看市场前景;二是看核心竞争力;三是资源。最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
“联想在产品端有特长,而且是一个高效率的企业,如今这种优势逐渐从PC向企业级、移动过渡。另外是,联想转型的决心和速度,执行力和速度快,是多年来的优势。”
看着联想一步步发展壮大的CBSi(中国)终身荣誉总编刘克丽,对联想的未来发展最有发言权,她告诉在前线,“大而全,好与不好,不能一刀切。”
刘克丽指出,公司规模的大而全、大而专一、小而美都是各企业根据自已实时、实情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苹果公司到1800亿美元年收入从iPod到iPhone,从iPad到iMac不能说不大、不全。IBM、惠普、戴尔的衰落不只是因为大而全,制造业的衰落、服务业的兴起是主要原因之一。宏碁专一终端,结果又怎样呢?
对于联想走向大而全,刘克丽表示,“联想这一举措有自已的理由,因为后台产品利润丰厚,这是联想公司成长最需要的。”
大而全的道路上,没有同行者,联想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公司?
杨元庆表示,联想从来不会把赶超某些对手作为目标,而是更在意自己的发展轨迹,赶超或者实现某个目标是自然的结果,除了自身努力,还取决于联想和对手会不会犯错误。
刘克丽对于联想的未来发展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联想前景如何,不仅取决于联想强大的品牌拉力和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开拓,还取决于对手的失策。”
…………………………
关于《在前线》
《在前线》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不但拥有40多年的媒体运作经验,更拥有前瞻的思维模式。
《在前线》是中国最大的商用及企业级自媒体联盟“蜂巢自媒体联盟”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