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立莉    《周长》课堂教学实录

(2014-05-04 10:56:43)
标签: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http://s2/mw690/001oZB5mzy6IBNaX3aN91&690   《周长》课堂教学实录" TITLE="田立莉    《周长》课堂教学实录"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执教:国家特级教师田立莉     

 

师:课堂教学是我们大家共同追寻的,我们践行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践行课堂教学的每一分、每个环节。让每一分钟、每个环节给在座的同学、老师和我留下启示、收获,也留下更加提升和更加完善的自我思考。同学们我说的对吗?我是在说上课的事吗?

 

生:不是

 

师:我在说什么?谁能说说?其实课堂教学就是满足你们每个人的需要,让你们每个人都喜欢上数学课,喜欢数学课吗?说说数学老师什么地方好?

 

生:微笑

 

生:教给我们知识

 

师:不仅数学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所有的老师都教给我们知识,一齐向身后的老师说您辛苦了!

 

生:起立说“老师您辛苦了!”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节数学课,内容是什么呢,请看黑板。(板书“周长”)认识吗?一齐读一遍。

 

生:齐读“周长”。

 

师:能在本上写这两个字,比我写得更漂亮吗?当你写好后用最漂亮的姿势告诉我,你写好了。

 

生:在本上写“周长”两个字。

 

师:边看学生写边说:真的很精神,都写好了是吗?周长是在你本上写的对吗?请合起本来,找到本的封面,这个封面有周长吗?

 

生:有

 

师:拿起来指给老师看,封面在哪?

 

生:举起本指周长。

 

师:(巡视指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指的很好。请把你能把封面上的周长搬到黑板上?谁会呀?能搬上去吗?

 

生:一名学生到黑板画本封面的周长。

 

师:老师让你们把本放在什么上面了?

 

生:齐说:桌子上。

 

师:桌面上有周长吗?在哪呢?可以站起来指。

 

生:站起来指桌子周长。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这样指的(用手指桌子的两头)说说怎样指,谁来指指这个桌面的周长,大家注意看。可以站起来看看。

 

生:指周长。

 

师:(边看学生指边说)要规范的指。沿着桌子的边线完整的走了一圈,发现了吗?

 

师:脚底下登的是地面,在地面上能找到周长吗?指一指,确切的说在哪呢?是什么形的周长?

 

生:正方形的。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平面图形)入手,通过摸一摸、指一指等活动,初步建立周长的表象,即沿着边线绕一圈,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在测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谓一举两得]

 

师:我们的眼睛多管用呀!桌面有周长、在地面上能找到周长,在本的封面也能找到周长,那么在胳膊上能找到周长吗?

 

生:随意说不能、能。

 

师:我如果做这个动作是周长吗?(指手碗的一周)是周长吗?

 

生:是周长。

 

师:头有周长吗?指指看头的周长在哪?用手指头的周长,这就是头围。那你身上有周长吗?

 

生:站起来指腰围。

 

师:这个位置一圈,叫腰围。(指腰的一圈)如果有人从这个地方绕一圈(指胸部绕一圈),这叫胸围。如果从这个地方绕一圈(指臀围),这叫臀围。

 

    腰围、胸围、臀围它的围度有多少是属于三维,模特的身材对三围是有相当高的要求的。所以说身上是有周长的。

 

师:同学们快把目光集中到黑板上,他是把他封面的周长搬到黑板上了,象吗?把掌声送给他。

 

师:出示卡通图片,你们是不是非常喜欢这个?喜欢的向我微笑点点头。谁能到黑板上指你喜欢的图形周长?

 

生: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指周长。

 

师:如果他在黑板上指,你就在下边指,你随着黑板同学指的节奏,也跟着指。

 

生:下边学生向黑板学生摆手,说错了。

 

师:看同学们向你摆手呢?请一名学生来帮帮他。

 

生:另一名学生到黑板指周长。

 

师:(提示学生)你们指周长的节奏和速度要和黑板同学一样。这个刚材所描周长的过程就是你们喜欢的动物的周长。

 

师:再出示另一个卡通图片。可爱吗?教师想给他一个机会,这个可爱的图形象什么?

 

生:齐说米老鼠。

 

生:刚才指错的同学指周长,下边学生跟着用手指。

 

师:刚才这个同学 是从哪开始指?

 

生:齐说脚。

 

师:又从哪结束的。

 

生:随意说:还是脚。

 

师:也就是从这个图形的脚开始,沿着这个可爱动物的外边的边线,边线怎么的?

 

生:(齐说)走一圈

 

师:(指图说)对了,从这点开始,又回到起点,走了画圈,也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由直线围成的周长过渡到曲线围成的周长,通过指一指活动,拓展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在初步建立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周长的边线是从起点开始到起点结束。为理解“封闭”做铺垫。这一环节还把人体上的“三围”与周长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模特的三围要求之高,渗透人体的美,教育学生从小锻炼身体,塑造形体之美,此环节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师:其实周长在我们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做一些贺卡时很多时候用到周长。今天 我给大家带来为2008奥运所做的自愿卡,它是由不同形为它装饰一下漂亮的珠链。珠链是什么意思?

 

生:用珠子串成的链。

 

师:(出示课件                   )现在来看第一个,什么形?

 

生:正方形。

 

师:要想在它边上镶珠链,谁来到我这来用鼠标指指在哪镶?

 

生:在下边用手指

 

师:(引导学生)从哪开始到走了一圈。

 

生:全体在座位上用手指。

 

师:(看学生的指的动作)动作要具体点。

 

师:课件分别出示:心形、五角星、五边形

 

生:分别用手指出周长,并说出从哪开始到哪哪结束。

 

师:刚才你们镶的这些不同的图形,一圈一圈的叫什么?

 

生:齐说“周长”

 

[镶珠链的活动设计目的是巩固、强化周长概念,进上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师:这些都是周长,对周长有不同工同酬的认识了,有认识吗?(课件出示从生实倒中如路标、窗户、门等抽象出几何图形                )请你指出下列图形中哪几个图形是周长?

 

生:独立思考。

 

师:巡视后问:哪些是周长?

 

生:第四个没有周长。

 

师:你们想的一样吗?为什么不是周长?

 

生:在下边随意说:下面没有边,没有封闭。

 

师:我听到了,有的说下面没有边,还有的说下面没有封闭。说得太专业了,谁能说说什么是封闭?

 

生:一点都不透气。

 

师:数学老师在吗?把掌声送给数学教师。

 

师:那什么是周长?周长到底是什么?

 

生:绕一个物体绕一圈。

 

生:也是一个形状的边线。

 

生:周长就是周围。

 

师:用手表示一下什么是周围。

 

生:用手指长方形周围。

 

师:谁看了他指的是谁的周围?再指一遍。

 

生:指的是窗户周围。

 

师:窗户的周围是什么形?

 

生:长方形

 

师:他指导的周围就是长方形的周围。

 

生:周长是一个物体围着转一圈。

 

师:转一圈时有起点和终点对不对?起点和终点有什么联系?

 

生:起点和终点都有在一个地方。

 

师:指一名学生说:你重复一下。

 

师:试着看封面周长,起点在哪,终点在哪。

 

[ 通过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比练习,强化对“封闭”的理解,真正建立了周长的的概念。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讲解,教师独特的设计,此时已水到渠成。]

 

师:出示书45页第二题,直接可以求出周长来吗?

 

生:不可以。

 

师:因为什么?

 

生:没有数

 

师:没有数能难倒你吗?你会有办法的是不是?请你静静的思考,认真的测量,算出三个贺卡图片的周长。当你做完后,请你做好,看看你的左边、你的右边、你的后边同学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生:独立做题

 

师:非常漂亮的写在相应的边上,真的很了不起。你看他座姿非常漂亮,身子座得特别直,腰收得特别好。(边说边巡视学生做题情况)

 

师;看了你们认真的样子,做为老师的我,非常高兴,我更希望测量时再些准确些,计算时尽可能做到三个周长求的非常准确。

 

生:做完后互检。

 

师:巡视后拿一名学生的作业放在展台上。都可以看一看,找找有什么不同。

 

生:继续互检。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书)请你尽情的欣赏你的作品。写完的看看你的同伴是如何写的?和你的是不是一样?所得结果是不是一样?在算三角形周长时大家要求几条边的和?

 

生:三条

 

师:在求梯形周长时要求几条边的和?

 

生:四条。

 

师:在求长方形周长时,有的同学和他写得一摸一样得到10,但有的同学也得到10,可左边形式和他写得不一样,你能猜到吗为什么?

 

生:写的数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量错了。

 

师:量错了可能性有,但没量错。还没量错,并且得到10,你能猜到吗?

 

师:(出示另一个学生的书)第二个长方形得到10没有?每一步的思路,每一步的思考都是不是正确的,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看到没有?可不可以这样,先把32相加再乘2和刚才前两个同学表达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师:(小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同一个解答结果,这就叫做数学在计算方面的不同策略。比较一下这三种方法,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想想看,回忆每一个同学的,每二个同学,第三个同学,你认谁的更简便?

 

生:第三个

 

生:第三个

 

生:第三个

 

生:第一个

 

生:第三个、第二个、第一个

 

[让学生会用直尺测量几何图形的周长,并算出周长。在测量与计算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重点反馈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突出了重点,为本单元学习做准备。]

 

师:任何一个方法,在你们现在看来可以说都是最好的,按照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继续去求象这样长方形的周长。如果出一道题,让你在规定时间内只选择两道,你会很快做出来吗?把本准备好。

 

8

 

生:准备本

 

8

 

2

 

5

 

师:(出示课件 5       7     7 3     3  4    7   7     7

 

 

 

师:让你任选其中两道求出周长,请你思考,我要看在同样时间内,看谁做得最快。田教师量喜欢看并列第一的,你会选择哪两道?快速思考。

 

生:独立思考,选择两道题。

 

师:我说预备就思考,开始就做题。预备!开始!

 

生:独立做

 

师:(巡视)做完两道的举手,举手同学可以做第三、第四题行吗?看拿笔的姿势、写字姿势都很好。好了,不论你写到哪,我都知道,你还想继续写下去,但教师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选两道,有的同学已经超时了,我想随便问一个同学,你第一个选择了哪个?(指一个不举手的同学问)

 

生:(这个不举手的学生)那个方块。

 

师:你选择了为什么不高高的举起你的手?在数学上方块叫什么?

 

生:正方形。

 

师: 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20

 

师:猜20怎么得到的?

 

生:齐说45算成乘法,4×5=20

 

师:他猜得对吗?

 

生:对。

 

师:都说到你心里了,为什么不感谢他呢?

 

生:向同学鞠躬说谢谢。

 

师:还可以怎么得到的20?齐说。

 

生:45相加。

 

师:怎么相加?

 

生:5+5+5+5=20

 

师:说得多好多完整,哪个简便?

 

生:第二个

 

师: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师;第二个选的是谁?

 

生:选了三角形

 

师:第二个谁跟他一样?说说为什么选它?

 

生:因为它边线少。

 

师:选择理由正确。还有没有别的理由?还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生:喜欢三角形。

 

师: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老师告诉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生:17

 

师:你还选谁?

 

生:齐说长方形

 

师:这就叫做不同的口发出相同的声音,这就叫异口同声了。为什么都选择长方形?长方形周长可以怎么求?

 

生:8×2+3×2

 

师:结果是多少?

 

生:齐说说22

 

师:23加起来是多少?

 

生:6

 

师:28加起来是多少?

 

生:16

 

师:166就是16+4+2=22

 

师:还可以怎么算?

 

生:3+3=6   8+8=16   6+16=22

 

师:还可以怎么算?

 

生:832

 

师:应该说83的和再乘2

 

[在优化方法的计算中,教者不仅安排了巧妙的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体验计算周长的简便方法,可谓实践出真知。而且设计了根据结果猜算式的过程,这一个“猜”字,便猜出多种方法,猜出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猜算式中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设计巧妙。]

 

师:(小结)刚才我们经过这一组的计算,又能够深刻的让老师认识你们了。对周长又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现在我想给你们动手的机会。回头看看老师们,我刚才怎么说的,人身上是有周长的,都哪有周长?头上有吗?

 

生:有

 

师:胸有吗?

 

生:有

 

师:腰有吗?

 

生:有

 

师:臀围有吗?

 

生:有

 

师:胳膊上有没有?

 

生:有

 

师:行了,我现在想让你们下去。四个人一组测量老师身上的周长,看身上有什么周长。量一个老师的头围、胸围、腰围、臀围是多少,然后把数记下来。

 

师:看看你们现在的尺子行吗?想个办法。

 

生:思考

 

师:(指学生手中的直尺)这个小尺子看来是不行了,但是能不能借助这个小尺子来解决问题。

 

生;能

 

师:你想个办法

 

生;用手当尺子

 

师;用手当尺,在老师脑袋上量不管怎能样也是一个办法。

 

生;把尺子掰折了。

 

生:四个尺子连在一起。

 

师:我认为你这个办法一会儿可以试试。

 

师:(出示卷尺)我现在拿到这个尺子会给你带来帮助吗?

 

生:可以把尺打开,用尺子量有多长就是多少。

 

师:这个办法好不好?想象一下用什么尺子?

 

生:卷尺

 

师:我这个尺子行吗?因为时间快到了,还有5分钟下课,就用这5分钟可以量一个老师的一围、二围、三围(手分别胸、腰、臀),可以量张老师的、李老师的胸、王老师的腰、赵老师的臀都可以。四个人一组自动组合,快速分工,1分钟结束。

 

生:组合小组,并分工。(分好的座好)

 

师:现在第一排座好了,第三、四、五排了座好了,好都座好了。对不起,我带尺子有些少了。我们班有46人,算一算我这只有10把尺子,几个一组呢?

 

生:10个、6个、7

 

师:6个人为一组,一排为一组,选一个人为代表,我把尺子投给他。(给学生投尺子)

 

生:拿到尺了

 

师:要求同学们下到底下的时候,做到两个字“轻和静”,能做到吗?并且还要有点顺序,只要你测量完就回来。由于时间的关系,你可以测量两个数,但一定把一圈绕规范,我说预备、开始你就可以轻和静的走下去。预备开始!

 

生:下地测量,量完的回座座好。

 

师:倒记时、4321

 

[让学生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测量工具,由于受上题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只停留在直尺的选择与运用上,在学生山穷水尽之时,教师出示卷尺,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的独特之处在于卷尺不是事先放在桌子上进行暗示,而是在学生最需要时候出现,加深学生对测量工具选择的理解,即不规则形体可以用软尺或卷尺来测量。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测量三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会给学生留下永久的记忆。]

 

师:(小结)听了你们刚才高兴的说了,看了你们欢快的笑了。我又在认真的去看每一个同学和老师的这种勾通和交流,我真的喜在心里,我想你们将自己通过测量和老师们在测量与交流时留下的微笑,将和数据一起,留在你的记忆里。它会给你更多的思考,量后我带给大家题目里的图片,你会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一句什么话?

 

师:(出示课件)边放边解说。

 

    这是一根针,在一根针上有周长,它会穿越友情;雨滴掉在了水里,它也给我们留下周长的影子;乃至解放军叔叔的腰带,它同样会给我们留下周长。这个风车,象一个风扇,在它转动之后,留下的仍然是周长;一个让字,使我们感受到三角形周长,乃至我们所见到的井盖,依然如此,留下还是周长。轻快自如的自行车,当它转动一圈二圈三圈时,每一圈都有是周长。北京故宫平面图也留下长方形的周长,这是北京的地图,无论是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还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它给我们留下的仍然是周长,乃至星球的轨迹,给我们留学生下的都是周长。到此我们上完这节周长的课,你想转过来跟在座的老师说些什么?

 

生:谢谢老师你。

 

师:谢我什么。周长怎么样,多不多,周长是从什么上来的?

 

生:图形。

 

师:我们的世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在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图形,这个图形就会产生相关的周长。学好周长可以装饰人间事物的美丽;学好周长可以会给你们带来生活审美享受,请记住学好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老师们辛苦了!同学们,读书可以使你产生力量,认真读书吧!勇敢面对一切,面对每一个对你挑战的问题,象今天的这样。

 

    老师发给你们的尺子给你们做个纪念吧,记住不是老师的纪念,而是周长的纪念。

 

[总结是本课的升华,课件制作精美、独特。从生活中的一根针、小水滴到北京市区的平面图乃至星球的动力轨迹,周长无处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周长是与我们密不可分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周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