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0岁王世芳故居

(2012-07-14 15:13:39)
标签:

文化

分类: 沈溪笔谈
早年壮志消磨尽,此日闲云自在眠。身世都忘空色相,蒲团趺坐学枯禅。
王世芳故居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1-12-22 11:12:22)来源:临海新闻网编辑:慎家耀(实习)

140岁王世芳故居

    王世芳故居坐落在东塍镇岭根村下店,山皇溪和里庄溪在屋前交汇,古驿道迤逦穿过门前。故居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50多个年头,中间经过后裔三次修缮,至今整体基本完整。据住户84岁老人王启匤介绍,最后一次修缮是他父亲在清末民初时经手的,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

    故居坐北朝南,系硬山顶砖木两层结构的四合院;正屋7间,两厢6间,双台门朝东,门前古道流水,进入外台门,经石板铺设的小天井,踏上三级石阶,入内台门进院。院内大天井地上卵石铺嵌成图案,古朴丽雅,四周条石檐廊光滑平整,廊柱上的拱托雀替木雕粗犷简朴,花窗历经沧桑,积尘镶嵌在图格中。马头墙上的飞檐翘角,经受了百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塌落,但立面依然顽强地昂首挺立,牢牢地牵挽着横亘的南屏墙,屏墙的上檐下,排列着一幅幅灰雕,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革中被铲,依稀可见构图残存。中堂的照壁上,掸去灰尘可见清代得中功名的捷报残贴,内容已不完整,可能就是王世芳当年功名的唯一遗存。

    正屋的东南两边建有附屋,古人称为凤凰翼,现西塌东存。大院内深幽恬静,古而不失生气,仿佛老寿星就在某一间榻上打坐静养。主人介绍院内不管何处,挖土盈尺,便可见清泉涌动,捧喝甘甜沁脾,当年王世芳历经康、雍、乾、嘉四朝皇帝,寿终140岁,7代同堂,是否与常饮院内甘泉有关,这就有待于大家去讨论验证了。

    王世芳(1669-1808),字徽德,一字芝圃,号南亭,140岁寿星,七代同堂,旷世鲜见。康熙五十六年(1717),49岁中秀才,乾隆十三年(1748),80岁选为贡生,二十九(1764),96岁官遂昌训导,任期届满,乾隆皇帝下旨觐见,特赏六品官衔。

    世芳善书法,凡有人请他写字,他每每都写一“寿”字相赠,字大二尺见方,笔力矫健,受者视为珍宝,悬于厅堂。

    乾隆二十六年(1761),恭逢皇太后七十大寿,朝廷专设“九老会”,世芳奉召觐见皇太后,太后赐赏数珠、珍绮。二十七年(1762),皇帝巡视江南,下旨宣慰,乾隆亲书“黉序耆颐”匾额御赐。三十三年(1768),世芳百岁,乾隆皇帝赐建“升平人瑞”坊于岭根。三十五年(1770),奉旨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被授以国子监司业衔,领取粮俸;又赐御编诗集。皇太后赏赐碧玉朝珠,大缎荷包。次年(1771),奉旨赴京为皇太后八十大寿祝寿,随带赋诗十章恭进。此录其一:“自幸隆平百岁身,田夫荛竖总相亲。诗无好句编丁卯,说止庸谈论癸辛。健饭加餐天庚粟,扶筇又看帝城春。万年枝头翔飞鹊,喜报重来旧野人。”乾隆大喜,赐国宴于太和殿,绘世芳星象于养性殿。

    有人屡问长寿秘术,世芳笑曰:“吾惟知屏思虑,节饥饱,顺天和而已。”更兼岭根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世芳爱食竹笋,番薯制品,或许都与长寿息息关联。

    根据目前的史料和相关文章,都记载王世芳寿终140岁,但是也有说活了141岁,这个说法相传来自纪晓岚写的一幅寿联:“花甲重逢,更多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加一度春秋。”给老年人加寿的美好愿望自古便有,王世芳活了140岁与141岁并无什么差异。总之,像王世芳这样长寿的人,无论中外。亘古鲜见,长寿之因,长寿之谜,至今也难得出科学论断。我们只有从王世芳自己写的“一百一十岁述怀四首”的诗句中去寻找因果。

    一百一十岁述怀四首

    王世芳

    (一)

    建子星回斗转寅,居然一百十年春。

    灌花拭竹闲中课,问水寻山物外身。

    击壤但知歌帝力,炷香惟有感苍旻。

    桑榆筋骨还强健,历数前因话劫尘。

    (二)

    豢龙驯虎事争传,御寇曾亲矢石先。

    总以精诚孚物类,敢夸踪迹似神仙。

    早年壮志消磨尽,此日闲云自在眠。

    身世都忘空色相,蒲团趺坐学枯禅。

    (三)

    青衫一领阻鹏程,坐拥皋比禄代耕。

    化雨缁林师往圣,春风槐市集群英。

    恩叨别业惭罗绮,手抱遗经羡伏生。

    十载冷官餐苜蓿,归来依旧卧柴荆。

    (四)

    扶杖康衢识圣颜,锦衣有赐诏频颁。

    喜同野老迎銮辂,优许微臣列鹭班。

    身历四朝沾浩荡,眼看六代舞斑斓。

    赤城便拟蓬莱苑,布袜棕鞋任往还。

    (作者:何美虹李尔昌)

附:在紫林道人的家乡浙江临海东塍竟然有如此高寿之人,听说此村庄还是“将军村”,在民国的时候出了七位将军,有空我过去好好看看当地风水。

(东塍镇岭根村群山环抱,千嶂叠翠,村东村西虎山对峙,眈眈雄踞。周边九条山岗似龙脉逶迤,名“九龙舞翠”,拱卫着古村。村南谷堆山含苍滴翠,荫翳蔽日,是岭根的风水集聚地。里庄溪、山皇溪、法洪溪,从不同方向的山谷中潺潺流来,山色空濛,水光潋滟,美其名曰“三水夹金”,汇聚注入村东的沙冻潭,成为牛头山水库的源头支脉。走上村东建于民国25年(1936),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题额的连山桥,沿着古代温州至宁波的古驿道进入岭根老街,街口原有乾隆皇帝三十三年(1768)为旌表王世芳百寿所赐建的“升平人瑞”坊,坊前有上马石,示意官员下马落桥。牌坊于1945年6月,日寇过境时焚于火,2008年,村民在村南口重建。驿道自东而西在老街中穿过,两旁青砖黛瓦的古民居间杂着一座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村西头,元代古迹“里庄小皇城”前,口字塘、擂鼓门、八步道、八字潭、四眼井,串连一线。村西长达2.5公里的古驿道上,棋布有序地座落着里庄和沙湾路廊,里王桥、外山桥等古石拱桥和横陈在道边溪涧上的13条碇步,如诗如画,无不渗透着悠悠古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