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等思维唐曾磊
平等思维唐曾磊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08
  • 关注人气:2,1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帮助孩子执行学习计划?

(2017-09-04 16:25:06)
标签:

平等思维

学习方法

分类: 平等思维

如何帮助孩子执行学习计划?
  

有家长问: 唐老师,您好!作为老家长,我觉得还是要问,厚着脸皮也要问。孩子在计划的执行上有比较大的问题,比如说寒假作业,他计划一段时间写完,一天写7页。过了三四天我检查作业,发现……

唐老师:您为什么去检查作业?他当时说每天写7页能完成,您信不信?

家长:我永远相信,我觉得他是在进步着。

唐老师:您觉得他现在能达到那个程度吗?

家长: 可以,只要他认真做就没问题。

唐老师:他能认真做吗?您心里相信他能认真做吗?

家长:相信。

 

唐老师:相信的话您为什么去检查?您为什么不等到最后接受结果?忽悠谁呢?您是不信他的,并且您也知道,他能不能做得完,这是您判断得出来的。

家长:我有点判断失误。

唐老师:您说。

家长:他也觉得自己没有完成计划,就对我说,我告诉他是可以补起来的。

唐老师:怎么叫补起来?一天写10页?

家长: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补……

唐老师:我来告诉您,为什么您这个孩子执行不行。因为他在订一个根本做不到的计划,而您居然就相信了。一天7页,这个计划定了之后怎么做到?什么时间去做?怎么去落实?这些都没有。然后您就期待着结果出来。

家长:刚开始我也没有问他……

唐老师:问了以后,第一天完成了没有?

家长:第一天没有完成。

唐老师:第一天就完不成,您凭什么相信他后面能完成呢?一个孩子订了三天的计划,一天都完不成,三天后您检查什么?第一天您就检查了就没有完成,为什么第三天的时候还要去检查?

其实应该这么说,当时孩子订那个计划时候,您可能就不大相信他会完成的。

应该这样说,他说一天完成7页时,您就说:“咱放假了,不要那么紧张,一天做3页,这样多轻松啊,一个小时写完,然后出去玩玩多好。”

您如果这样给他定,每天检查,执行就到了。

现在是他自己头脑一热,一天定7页,算账当然好算了,一天几页,几天就能完成,这不就是乘法吗?一天都没有执行,这个计划一点就落实不了。

可是,您居然信他,而且还依此去堵他。

我们不了解孩子吗?了解的。

孩子制订一个计划,知道他完不成的时候,不要让他这样做,应该是先鼓励,然后给他减量,减到一个相对他能轻松完成的情况。

即便是这样,家长还要常常跟上去帮他完成,保证他完成,这样这个计划才能执行下来。对吧?

 

家长:唐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孩子在北京训练营学习期间玩游戏,叫他停,他也不停,只能直接拔电源。后来每次都这样,说要出去玩,时间来不及了,他还在玩……

唐老师:您忽悠谁呢?

家长:……

唐老师:您说出去玩之前跟孩子商量了吗?

家长:之前跟他说了。

唐老师:什么时候说的出去玩?

家长:之前说的去科技馆,或者去游泳什么的。 

唐老师:一开始他同意了吗?去科技馆。

家长:他……他……他同意了。

唐老师:好,你们有没有定下什么时间去?

家长:……

唐老师:您原先跟他定好的吗?

家长:定好的。

唐老师:确定了时间的,还是您看到他在玩游戏,想打断他?

家长:没有说准确时间……

唐老师:那就是嘛,他玩游戏正玩得上瘾时,您说上科技馆,您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想打断他。所以我说您忽悠谁呢?听起来冠冕堂皇的,但是您给他的感觉就是您只想打断他玩游戏。

 

家长:他就是马不停蹄地打游戏。

唐老师:您早订好时间,就可以到了计划的时间告诉他,“我们该走了”。但是,您是在看他打游戏时打断他。而您在跟我说时,却说你们订好的计划。您连我都在忽悠着。

家长:这个还是怨我了。

唐老师:不怨您愿谁?怨孩子有用吗?

家长:我知道没有用,确实怨我。但是怨了自己,有时候还是觉得冤。

唐老师:您怨别人吧。没事您怨我也行!

怨别人您就改不了。如果您不想改,就接着怨别人,但是提示您每次来听课,给我们送钱来。不要改,慢慢改。好不好?

家长:那我还要不要把问题说下去?

唐老师:啊——您还说什么呀?这问题都不怨您,还说什么呀?

家长:怨我,只是我很迷茫,不知道怨我怨在哪里?

唐老师:那个时候您是想让孩子开心,还是想打断他?

家长:我想让他眼睛休息。

唐老师:您在解释!不是这个,是孩子认为您在为他好吗?

家长:我说“你看看时间,马上该停了……”

唐老师:您说什么事情其实都没有意义的。

您叫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是希望孩子依您的意愿停下来,根本不考虑他难受不难受。

孩子打游戏上瘾时,他是停不下来的。

如果您说了一个计划,是之前定好的,那就可以给孩子说了。

您呢,是看着他玩游戏才去说的,如果他那个时候不是玩游戏,您是不会说的。

这个时候您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还说他的眼睛干涩什么的,您那么说的时候孩子不信您的,所以您现在跟孩子的沟通还蛮差的。

如果您不去真的接纳孩子,跟孩子改善这个沟通,真的很麻烦。您现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不断地讲着堂而皇之的理由。

您忽悠自己、忽悠我、忽悠别人,到最后结果肯定不好。您可能觉得自己不是忽悠,但是结果就是这样。

那一刻,您就是希望他赶紧停下来,不是别的。只要停下来,他不出去玩也无所谓的。他如果不玩游戏了,即使他不去那个地方,您不会生气的。

您是不是在跟孩子对抗,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您始终在证明自己不是和孩子对抗的,但是孩子又不断地因为您的建议而反感,跟您对抗着。如果您不正视这个问题,问题只能慢慢解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