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装是不行的,要从心里做到

标签:
接纳无条件智慧 |
分类: 家长教师 |
要鉴定自己接纳做好了没有,去做接纳的时候,你看自己是不是在想“我是帮孩子更开心、变得更好的”,看孩子是不是真的感觉更好了。——平等教育·唐曾磊
接纳:装是不行的,要从心里做到
在每周四晚的网络公益课上,有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唐老师,您好!孩子现在每天晚自习9:00到家,用手机玩约40分钟,我不干涉,有时会对她说:“别睡得太晚啊。”她会一边玩一边说:“我几点钟睡,还要背一会儿单词呢!”上述整个过程我的心里是不能做到完全接纳孩子玩手机的,听到她说“还要背一会儿单词呢”,我是很开心的;而且我对孩子带有期待,我是想以接纳来督促孩子。
我的问题是:如果在现阶段心里做不到无条件接纳,可不可以从表面上向接纳靠近?也就是说,不能一下子做到真正接纳,至少在形式上,表现出接纳,让孩子看到我接纳了,不像以前对抗了。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这位家长心里不接纳孩子,又装出一副接纳的样子,她问我这样行不行。
如果我说行,那大家就都去装接纳了,所以我说不行。
为什么说不行?因为我要帮助这位家长真正做到接纳,而不是让她做不到接纳就装接纳。做到接纳,这才是我要帮大家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接纳孩子?就是因为孩子玩手机,我们担心她玩完了不好好学习,而是去再玩什么。
家长可以这样想:我们跟孩子商量,定下一个玩手机的时间,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帮孩子开心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孩子玩完手机以后,帮孩子好好地把学习时间把握好。即使孩子玩手机时说“还要背一会儿单词呢”,然后背单词的效果不够好,可能背了一会就睡着了,或者背的时候又走神了什么的,即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应该继续和孩子商量,怎么使学习时间变得更有效,而不是去监督孩子。
家长监督孩子的不好之处在哪里?就在于家长会贼溜溜地去看孩子,孩子就会提防着家长,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对抗。一旦对抗,家长想帮孩子就帮不到了。
当家长每时每刻都是帮孩子的时候,接纳自然就做好了。
反过来说,要鉴定自己接纳做好了没有,去做接纳的时候,你看自己是不是在想“我是帮孩子更开心、变得更好的”,看孩子是不是真的感觉更好了。
家长们不要说“我当然是为孩子好啊,所以我才去折腾他”,这是不对的。家长的接纳要帮助孩子开心,要让孩子感觉到好。
成为智慧的家长,才能培养好孩子。点击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学习成为智慧家长,“温泉妈妈”! 帮孩子开心、独立地生活和学习!(QQ学习群:114239962。帮您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