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文老师让他抄袭网上的作文,我该怎样与这位老师交流?”——唐老师教您怎样解读问题背后的那
(2012-05-31 14:47: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平等思维分析案例 |
“孩子的语文老师让他抄袭网上的作文,我该怎样与这位老师交流?”
——唐老师教您怎样解读问题背后的那颗心
平等思维教育基地
一个问题提出来,最好的解答,不一定是回答问题本身,而是帮提问者分析透问题背后的那颗心。下面我们一起看唐老师是怎样步步深入地剖析问题的。
有家长在周四的网络公益课上问:
老师好,孩子的语文老师常常让孩子抄袭网上的作文,然后让孩子写出评语,有时让孩子抄袭古诗译文,这种做法好吗?该怎样与这位老师交流,还是让孩子先自己做再与网上的答案作对比?
唐老师分析解答:
这位家长问“这样的做法好吗?”,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位家长心里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位家长是先对老师批评完了,再问“好吗?”。我们看看这位家长是怎么批评老师的。
“孩子的语文老师常常让孩子抄袭网上的作文”,说老师让孩子抄袭作文,什么叫抄袭?抄袭是“窃取别人所作文字,以为己作”。用了这个词,说明这位家长是非常反对这种做法的,觉得这不是件好事。尽管反对这种做法,但自己要“平等思维”,所以会问唐老师,这种做法好吗?其实这位家长早已经觉得不好了,这就是她的心态。
很多时候,家长自己看不清楚自己。家长好像是在提问题并寻求一个答案,但实际上早已经判断好了。别人如果给出答案,你会去判断、辨别。如果给的答案符合你心里的答案,你会觉得这个人挺好,说得很对;给的答案不符合你的答案,你会说,“不是这样的”,并且一直讲到对方同意你为止。这就是在带着偏见去问别人。
另外,如果家长没有机会去跟那位老师交流,还可能会私底下说:“这个老师明显不行,这样的事情,他居然能说好,我就觉得不好……”
所以说,当你已经有一个成见再去问别人的时候,你往往问不到真正的答案。你问到的只是与你心中一样的答案,或者说其实你不是在问别人答案,而是在要求对方同意你的答案。当你的观点别人不同意的时候,要么对方一定要同意,要么你会继续去跟他辩论,直到他同意。大家想一想,自己身边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自己也许就常常是这样。
比如,有的家长问孩子,“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孩子如果说先看电视,妈妈脸就拉下来了,然后说,“我觉得还是先做作业。”既然你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还要问人家呢?家长是想做个好人,好像是很公平,其实不是。
也有这样的情况,家长问孩子,“你是这样做,还是那样做?”其实孩子也知道,你是非要他这样做不行。如果孩子说,“我那样做”,作妈妈的嘴上不一定说什么,但是脸马上就拉长了,非常不开心的样子。下一回妈妈再问,孩子就会觉得,“唉,你这样问得我很累。”孩子会非常讨厌妈妈问,而妈妈还自我感觉“我很平等的,我每一次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你是在征求他的意见,你也在允许孩子说不行,只是说完了以后,你会让他觉得很对不起你。你会跟吃了苍蝇似的,非常不开心。表面上你在问,实际上你在强迫。这样的沟通方式,没有任何的平等可言。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可能很多家长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况。
在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中,她的一个“抄袭”,已经把自己的不满说出来了,然后又问唐老师,“这样做法好吗?”带着这样的偏见,是问不出真正的答案来的。
这个问题给大家揭示清楚了,大家就知道,原来我们可能经常是带着这样的偏见在跟别人说话,我们问别人话其实不是在听对方的意见,而是在要认可。
那么带着偏见和别人沟通,会有什么样不好的结果?
你如果带着偏见去沟通,就无法帮助别人,并且还会沟通不下去。比如这位家长在问,该怎样与老师交流,但你已经认定,让孩子抄网上的作文是错的,认定老师的做法是错的,这时你还是去交流吗?你是去教训老师去了,你是去教育老师去了,你是去指导老师去了,你是去帮老师反思、改正错误去了,你是去自己帮老师去了。以这种心态去找老师交流,估计结果会让你很不爽。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世故的老师,他会很圆滑地绕过去。你交流回来以后会发现什么也没解决;如果遇到一个不够世故的老师,当时就可能跟你吵起来。老师会觉得:“我的课程需要你来指导吗?我教了这么多学生,这么多学生家长还没有人说我呢,我们校长也没说我什么,你来指导我?!你算老几?你凭什么来跟我说?你来跟我交流,你是在交流吗?”这就是常人最最容易想到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假定,那位老师是普通的老师,修行水平没有那么高,而一般老师的确没有那么高。只要你觉得老师不好,他教学不行,再去跟他交流,提建议,几乎你都会碰一鼻子灰回来的,就是因为你不同意他的做法。这就是我们普通人。“你要指导我,我会很不开心的。”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典型的“小人”心态。以前我们提到过什么是“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在骂人,是在说人的心态。“小人理论”是人性最核心的理论。理解了这一点,大家再看问题就能看得更清楚。
所以说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最重要要讲的是沟通问题,大家最终要解决的是沟通问题。如果沟通不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比如这位家长,如果按原先的心态跟老师去聊,就注定得罪老师。
我们再说一下,抄网上的作文好不好。好不好,关键在于怎么抄。如果只是写个评语之类的,就没有用。按我们的“语文学习十步法”,去学习网上的满分作文,比如高考的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就可以明显地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或您的朋友有帮助,欢迎您转载!^_^
平等思维教育基地课程介绍:
在线教育咨询信息:(基地资深教育咨询师为您答疑解惑)
企业QQ:400-000-6656
QQ群:191555494(即将满)
QQ群:191539576(余220个名额)
教育咨询电话:400-000-6656;010-82641582;
传真:010-82641477
相关文章
禅说教育(之八)——觉悟他人也是觉悟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打破一切习惯
如果您想快速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20%,构建幸福家庭,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唐老师向您推荐快速学习、应用平等思维的有效方法。马上点击:http://pdsw5.jiazhangdx.com免费申请体验《家庭助手》超值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