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

(2010-11-05 10:25:33)
标签:

提问

刨根问底

罗素

启发

思维

哲学

奥修

平等思维

教育

分类: 家长教师

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

­  平等思维唐曾磊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问题无处不在,时刻都有。 ­

­

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



  当一个孩子问越多的问题时就越是显示出他有更大的潜能去发现,因为他想得更深,现有的答案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颇爱究根问底的孩子。由于追根究底的个性,爱迪生对于课业方面的问题非常固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继续做下道题目。一次,在上算术课的时候,教师讲的是一位数的加法。许多学生都肃静地听讲。只有爱迪生忽然举手质问说:“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他问得老师张口结舌,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答。 ­

­  老师便把他的母亲叫来,对她说:“爱迪生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害别的学生,还是别上学了吧。” ­

­  在受了这种刺激以后,爱迪生的母亲决心用全力教育爱迪生,最终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人物。 ­

­   奥修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过这样一则关于提问的故事: ­

  ……耆那教徒相信有七层地狱,上面六层你都有可能出来,但第七层地狱一旦你进去,你就会永远待在那儿。 ­

­        奥修问耆那教的老师:“你提到过七层地狱,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难道你曾经去过第七层地狱?如果你去过,那么你就不可能在这儿,如果你没去过,那么你有什么资格说第七层地狱是存在的?或者如果你坚持第七层的存在,那么请证明给我至少有一个人曾经从第七层地狱回来过” 。 ­

  他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想到一个孩子会问这样的问题。 ­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 ­

  在课堂上,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正确运用提问等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

  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从科学研究和学习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对一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够问出有水平的问题,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获得真理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提不出问题,他对知识的把握一般是肤浅的,而且他也注定不能真正学到什么。 ­

­  老子自幼就爱问,经常一直问到老师答不出来。 ­

­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

­  …… ­

­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

  “为什么?” ­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脸上带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没完没了地问问题。” ­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

  可见,提出问题,对于做学问是多么的重要! ­

  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K. Popper)曾经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

   ­­ 


点击此处:我要立即购买“平等思维数学十步法学习包”

  

【“学会”精品小班介绍】 

【平等思维沟通心法课程】

 

基地咨询QQ号码1981717536

基地咨询QQ号码2754072823

基地咨询QQ号码31412256176

 

教育咨询电话:010—8264158282641477­­

­

   ­

 

­

相关文章:

 “因材施教”不如“观机逗教”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每次做到能力的顶峰——提高的秘诀

学习三部曲之(一):学生为什么学习不好?

学习三部曲之(二):快速提高成绩的法宝——学会的三个标准

学习三部曲之(三):培养认真的能力

家长如何帮孩子改掉有害习惯——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家长,您到底要什么?——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学习文科的“学会”的三个标准—英语十步法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解决理科学习的“数学十步法”

一个月高考数学提高30分总结

一道题目学一整天是不是钻牛角尖?

改变,从自己开始——平等思维家庭和谐秘诀

平等思维:两天找到“学会”感觉!

数学从不及格到112分的秘密——中考学生如何快速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案例分析张晗三:没有记住才是真正掌握——什么是“记不起来了”

八大结论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我们在打着应试教育的幌子做素质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