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说教育之五: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2010-01-20 21:13:43)
标签:

忏悔

发露

佛法

禅师

前愆

教育

分类: 平等思维

禅说教育之五: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平等思维唐曾磊


    中国唐朝时,有个大诗人,叫做白居易,他是一位真诚的佛教徒,当他在杭州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到秦望山去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法。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窠禅师不假思索地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本以为会听到什么高明精辟的长篇大论,谁知却听到了这么简单的寥寥几句平凡的话,很感失望,因此,他不满地说: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禅师却很郑重地告诉他:尽管三岁小孩也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就做得。不要轻视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到这时,白居易才从内心深处佩服禅师的高见。

禅说教育之五: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有网友来信问我:
   
唐老师,有人说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如果能改就不犯错啦!可毕竟是白纸上一个黑点……有些过是伤痛,是不能改变的。可为什么人都会犯同样的错!道理谁人不晓?偏偏又有伤害呢!?
   
很多时候我们在发现自己的过失后都会后悔,但是后悔之后同样的过失可能还会再犯。可以说,后悔只是成为我们犯错之后的内疚,与是否能改正错误无关。这样的后悔当然没用。
   
过而改之中的是指人会犯某类错误这种状态或能力水平,而不是犯一次错误这么简单。改过的意思是改掉自己还会犯这类错误的状态或能力水平。过而改之,不是会重犯这样的改之,而是永不再犯。所以,过而改之,才会善莫大焉 
   
一个人的言行包括过失,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存在状态,我们的存在品质没有改变,做事的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状态,那么同样的错误就一定可能再犯。
   
过而改之,就是要改变一个人的存在状态,提升一个人的智慧水平,从此再不犯错。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颜回为七十二圣贤之首,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的四德,即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其中就有不贰过,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过而改之呢?
   
清袁枚《新齐谐·石揆谛晖》:夫儒家之改过,即佛家之忏悔也。
   
我们不妨从佛家对忏悔的解释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做法。
   
什么是忏悔?我们见到生活中有的人每次犯了错误,就到祖师牌位、神像、佛像前表示忏悔,但忏悔完了接着再犯,犯了再忏悔……如此循环往复,永不改正。这当然不是真正的忏悔。
   
《六祖法宝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对忏悔做了精辟的解释: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qian一声:意思是罪过,过失)。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忏悔是让人改恶从善的方法。要做到忏悔,首先要做的就是坦白自己的问题。在佛家有一个词语叫发露忏悔。发露就是显露表白所犯之过失而无所隐覆。就是将不如法的行为和念头一条条完全的发之于心、露之于外。
   
很多人做事情时胆大妄为,但让他袒露自己的丑恶思想时,却又畏首畏尾,胆战心惊,生怕别人知道,以后名声不好,面子上过不去,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以各种不善的操作来隐藏自己的恶念,甚至撒更多的谎做更多的坏事来维护以前的坏事,从而不但不能过而改之,反而雪上加霜、罪上加罪。如人堕在粪池之中,应该迅速求上岸,马上冲洗涤荡,如果因怕别人看到自己掉到粪池中的丑相而不出来,在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那么沾染得越多,越难洗净,同样罪业不马上忏悔,它会如滚雪球般地日日增长。《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
   
记得去年九月份左右,有位合作伙伴宁老师打电话向我讨一张发票,由于当时有特别的变动,我这里不能提供,按理说我应该尽快打电话给宁老师,告诉他我不能解决,但后来忙来忙去,我忘记告诉他了。后来他过来问我的时候,我就说找了半天没有找到,还顺口问了旁边的老师,以证明自己说得没错。宁老师就点头没说什么。其实大家听我介绍这个问题,就知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是否能够提供这张发票,而在于当我找不到的时候,我应该尽快答复宁老师。我还有更不好的问题,就是当宁老师问起时,我应该坦诚自己把这件事情忘了,但在那一刹那,我却以另外的方式试图把这件事情搪塞过去。宁老师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没有继续问。
   
后来,因为一直很忙,没有时间跟宁老师见面。我会在年前约他见面聊聊,发露自己心中的丑恶,向他忏悔。一直到现在,我的心里都在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我一直自以为而且也在宣称自己在直心做事,但还是有时候会有曲心在。
品性这东西,容不得半点虚假。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如果不是真正发露忏悔,把自己心中的那份丑恶坦白出来,自己的进步在哪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有什么脸讲成为自己的光,照亮别人
   
我的问题一定很多,尽管有那么多网友在支持我,鼓励我,甚至崇拜我,但也不断有网友提出我的问题,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在此,我感谢所有的支持我帮助我的网友们,我会真心地忏悔自己的问题,并下定决心一定做到不贰过。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大家看的,不如说是写出来用以鞭策我自己的。
   
改正一件错误似乎并不难,正如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小儿都知道,但八十老翁却也做不到。做到了才是真正的成长。
   
如果晓得一切道理,但明知某些做法有伤害却不改,一是于成长必会愚蠢麻木,不得成长;二是于未来必会恶果不断,自作自受。这就是朽木不可雕也。 
   
我们共勉!

平等思维沟通心法课程

认真能力训练营之七天冬令营

老师在线平等思维免费公益课堂——(点击)】

 

平等思维QQ交流群2101828125

 

相关文章:

禅说教育(之一)——百般说教不如帮人悟到

禅说教育(之二)——名师出高徒

禅说教育(之三)——磨瓦岂能成镜

禅说教育(之四)——沟通是心与心的碰撞

“盲人摸象”新解

以爱杀人——思想偏

反思:“以爱杀人——思想偏见”中的思想偏见

教授的困惑——教授与狗的故事分析

小心!别让你的眼睛欺骗你!

辩才无碍——智慧的自然利用

平等思维:平等是分析清楚问题的前提

一个关系到所有人终生幸福的问题

看透他(她)的心——唐曾磊平等思维对话录

每次做到能力的顶峰——提高的秘诀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如何快乐地走向成功——化目标为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