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我现在沉溺于网游,怎么办?
搜狐唐老师专访系列之三:如何帮助子女戒除网瘾(七)
网友:我是一名大学生,今年毕业。我发现自己有网瘾,我也知道它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可总戒不掉。现在我的压力太大了,我觉得只有在网游世界里,才能让我找到归属。现在毕业设计也没心情做,工作也懒得找了,天天泡在网吧里打网游。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我也说服不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唐曾磊:
像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现在大学里有一批孩子是这样的。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聊过这样的问题,他的孩子在武汉读书,已经在网吧里待了一个多月了,他们就没有办法把孩子劝出来,孩子上个学期就有几门课没过,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退学或休学。这个学生讲的时候里面是有一个矛盾,他觉得压力大去了网吧,去了网吧给自己压力也很大。进入网络世界他觉得还可以,是一种放松,但是一旦离开网络世界以后压力就出来了,这种压力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因为上网耽误了很多事情,这种情况我们更可以称为是上网成瘾,往往是这样的情况才有可能会成为上网成瘾症。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这个学生面临的问题恰恰就是一个网瘾症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唐曾磊:
对,他跟中小学生的网瘾症是有明显不同的,中小学生往往是在现实社会中遭受了很多压力,而这个压力往往是别人给的,不是他想有这个压力,也就是说父母、家长、学校、社会,在负很重要的责任,但是作为大学生来说,他是一个成人,他有能力来管住自己的行为,但实际上他管不住,就是这个网络的吸引力,或者说一种惯性在给他一种力量,让他不得不屈服于上网这种行为,而每一次上完网以后,他又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他觉得自己在堕落。这种矛盾的心理长期地煎熬着他,他明知道这样又改变不了,这个应该是真正的上网成瘾症。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这个学生应该是到戒除网瘾学校或者专门的戒除网瘾机构去做一些治疗?
唐曾磊:
对这样的孩子,进入网瘾学校是一个方法,但是往往到大学以后,大学生不大会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在现在这个情况下给他一些建议怎么做。这位同学可以这样,在上网的同时要试着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列出来,就是给自己的生活一个计划。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就是有一个条理。
唐曾磊:
对,条理化,上网不要彻底的断开,而是要慢慢的减少,最后减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比如说每天2个小时,这2个小时我就可以放开来去上,但是剩下的时间要把自己的工作、学习、找工作这方面的内容安排好了,我必须要做的。如果真的想改的话,就在定下计划以后每件计划要执行好,不执行好就给自己一个惩罚,同时把这个计划公布出来,就是让同宿舍的同学,甚至自己的老师,监督自己,每天晚上查今天你的工作做了没有,比如学习该写的论文写了没有,找工作有没有投几份简历,去做面试,这些工作具体化。不要不明确,比如这2个小时我要看书,看书看什么呢?随便看,觉得好像书都看完了,然后找个机会去上网,也就是给自己机会可以堕落,不要给,而是明确,实在不行的时候这2个小时安排不出来,怎么着,抄书,找一本名著就抄2个小时,也是让自己心慢慢平静的一个方法。慢慢地他就发现,其实在生活当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平静,慢慢地就可以调整过来了。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首先是要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可执行的计划,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每天对着计划检查我该做的事情做了没有,如果实在坚持不了或者给自己找理由的话不妨像唐老师说的那样抄书,这样会逐渐地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唐曾磊:
还有要学会让别人帮助自己、监督自己,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每一天同学们可以提醒自己,自己做到了给自己一个奖励,如果要是一个礼拜能做好了,我要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奖励,不断地从这种正向来激励自己,走向相对平和、稳定的生活。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就是还要有一个监督,还要有一个自我激励的体制,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唐曾磊:
对。
搜狐教育博客主持人:
从今天的访谈中我们看到,网瘾并不是一个什么“洪水猛兽”,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小学生上网或者产生网瘾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或学校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对于家长来讲不要任意给孩子贴标签,当发现孩子有网瘾倾向的时候,应该分析是哪些压力给孩子造成这种情况,和孩子去沟通,沟通还是最主要的,另外还有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和孩子去沟通。作为大学生或工作人士有网瘾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生活条理化,定出计划来,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定好一个监督机制,这样我们才能用网络给我们带来正的影响,而不是说产生网瘾等等一些负面的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