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妈妈的鼓励会逼得女儿想死?

(2009-01-13 00:32:31)
标签:

育儿

家庭

思维

家长

曾磊

教育

分类: 家长教师
为什么妈妈的鼓励会逼得女儿想死?
平等思维唐曾磊
  家长来信:
  唐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七年级女孩的家长,我女儿学习一直都是偏上.她在我们的眼里一直很优秀,但她觉得她很普通,她觉得我们给她很大的压力.我们却觉得她是自信不足,她的思想也很消极,也不爱运动.总之我觉得她很不快乐.我们也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帮助她,但收效不大.经常我觉得她能行,她却不想动.她还会有想死的念头.我真不知该怎么办.请唐老师指点指点
­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优秀,就试图鼓励孩子,于是一直告诉她要变得更优秀。这种鼓励到底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还是带来压力,并非取决于家长的动机,而是取决于孩子从这种所谓的“鼓励”中得到了支持的力量还是压迫的力量。当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仍然很难变得更加优秀的时候,所谓的鼓励就的确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妈妈想要帮助孩子变得更优秀,当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只是提出要求,孩子受到的也许就只有压力。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家长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不是向孩子提出提高的要求,而是帮助孩子提高可以帮助孩子达成优秀的能力。
  有一个孩子曾经举例说明为什么妈妈说话总是“像子弹一样打在自己心里”,他说,妈妈经常在吃饭前有意无意地说一句诸如“我们院你张伯家的孩子又考上重点高中了”之类的话,各位家长一定知道这位妈妈在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孩子好好学习。但孩子说一听到这种话就一口饭都吃不下去了,因为所有这些话只代表一个含义,那就是:“全小区只有我一个笨蛋”!
  我从来不否认妈妈对孩子的爱心,但妈妈有爱心和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根本是两回事。所以,平等思维告诉我们:爱不是一个人积累的感情的宣泄,不是把自己满腔的爱不顾对方死活一股脑倾泻给对方。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让被爱的人感受到爱的能力。
  这位家长,您的孩子应该感受到了太多的压力,建议您一方面自己学习平等思维,改善自己跟孩子的沟通,另一方面找一位合适的有权威的老师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
  您跟孩子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只要你们对话,孩子就可能会感受到压力,所以,不要自己去解决,最好找其他人帮助。
  祝您一切顺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