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经过的四种境界
(2008-10-06 00:34:11)
标签:
育儿境界三部曲养成习惯胡瑛教育 |
分类: 教育思考 |
学习要经过的四种境界
比如小孩子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一开始看到别人骑车,似乎很简单,就认为自己也会,这就是无意识无能力;等上了自行车摔几次之后,就发现自己原来不会,这就是有意识无能力;再往后,经过努力学会骑车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骑,不敢说话,不敢扭头乱看,这就是有意识有能力;慢慢熟练了以后,骑车就开始放开了,可以在骑车的时候全身乱晃,不但可以大声叫喊,而且可以追打嬉闹,根本不用考虑怎么骑车,这就是无意识有能力。(学习开车也是经过类似的四个阶段。)
那么学习知识的时候,学会的三个标准是如何贯彻到学习的四种境界中的?我们来举一个实际案例说明。
胡瑛苗同学来自石家庄第十七中学,人很聪明,但比较马虎,性格比较开朗。
他跟妈妈一起先做了一次平等思维对话。
下面是他参加平等思维对话后的感想:
可以看出,他原先认为学习很容易,但成绩不理想,经过平等思维对话,他已经发现学习不再容易。他从原来的“无意识无能力”走向“有意识无能力”。
到了下午,他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做了一个题目。
我首先问他最没有把握的是哪一部分。他说是几何。于是就从他的课本上找了一道他最没把握的圆方面的题目。他说老师讲过,自己会做了。我要求他尽快做出来,并提醒他,会做了就要一次做对。结果,他的浮躁表现出来了。过了大约二十分钟,他根本做不出来。他自己承认不会做。
于是我引导他从不同角度一步步深入考虑这个问题。先从两个条件(两个角)出发,不断变化,每次变化都发现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最后他发现这道原先不会的题目,他居然可以轻轻松松地用十几种方法做出来。我进一步提示他,让他明白:
一下午,三个小时,他连厕所都没去一次,一直趴在那里做题。
三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下课后,他妈妈问我:孩子学得怎么样?我说:您不用问我,直接问孩子吧!
孩子脱口而出三个字:“好死了!”
以下是他下午学习后的感想:
从胡瑛苗同学的感想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学习后的喜悦,我们相信他已经从“有意识无能力”走向了“有意识有能力”,相信继续这么学习,他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如果不能明白学习,学习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能够抓住根本,学习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从“自以为容易”到“发现不容易”再回到“在能力支持下容易”,胡瑛苗同学已经从无意识无能力到有意识无能力,又到了有意识有能力,在学习进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学会”。
接下来,胡瑛苗同学要做的就是熟练使用我们学会的三个标准,把得满分、熟练化、举一反三等三个步骤一个个严格深入地执行到底,并逐渐养成习惯,从而达到学会的第四个境界:无意识有能力。
这个境界往往是通过我们的十大知识模块做到,但由于他的时间很紧不能继续学习,再次提醒他回去以后要踏踏实实地下“笨功夫”,继续在学习中严格执行学会的三个标准,并养成习惯,早日功德圆满,达到无意识有能力的境界,快速提高成绩!
后一篇:师德是教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