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敢让爸爸写检讨书的小男孩,改变学习先改变人!

(2008-06-03 11:21:31)
标签:

中小学

高考

教育讨论

提高成绩

学习方法

中考

感动瞬间

学习公社

教育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敢让爸爸写检讨书的小男孩,改变学习先改变人!
  学习案例樊泽宇:敢让爸爸写检讨书的小男孩,改变学习先改变人!
  平等思维唐曾磊

  应很多家长和同学的要求,我们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于5月31日、6月1日临时增加了一期平等思维快速学习成绩提高课程。
  下面我来介绍小学三年级学生樊泽宇同学的学习案例。
  泽宇同学的父母跟他从山西赶过来上这个课,他们提前半天来到我们基地,一家三口先一起做了平等思维对话,小孩子把他心里对妈妈在管教他学习中的不满和担忧都告诉我了:比如,妈妈有时候会发火,自己害怕;还有就是妈妈讲过题目后,新出的题目他如果不会,妈妈就会埋怨他,他很怕。总之,孩子非常害怕妈妈骂他。他的妈妈表示自己下决心改正。 但孩子仍然心有余悸。
  第一天上课,孩子很配合,通过我简单地平等思维介绍,他们的心态有了很大改善。第二天早上,泽宇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回家后就跟妈妈说:“妈妈,您再骂我试试看,我肯定不再生气了!”还说:“妈妈,您见过一个下午就做一个题目的吗?”我告诉泽宇妈妈:“呵呵,不止一个下午做一个题目,今天一天还要继续做这一个题目!”

  泽宇很聪明,有一点点浮躁问题,但并不严重,但他能够下定决心改变,所以,他的进步很大,很快就进入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

  整整一天半,他只做了一道例题,到最后,那道例题已经远比他刚开始做的时候难多了,复杂程度可能他来的时候想都没有想过。但他可以轻松做出来,而且自己可以出题了。 
  
  今天早上,收到樊泽宇妈妈的来信,原文照登,与大家分享:
  唐老师您好:

       我是5月31日向您学习的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妈妈,我想向您说一下他学习归来后的情况,尽管时间很短(才一天么,呵呵)。
      当天学完去坐车时,他就对我说了一些我的不足,我也答应会改正。
      昨天他在数学课上做题,正好有您教他的那道题(猪、牛、羊的等量计算),他用您的方法一步就算出来了,当时老师问他:“嗯?你怎么会这样算,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他很自豪地回答:“明白!”晚上做写作文时因为粗心错了一个字,还有一个引号标错了位置,我让他重抄一遍,尽管有些不情愿,可还是抄了(因为我提醒他:“这是你答应唐老师的。”),尽管很困,可还是坚持抄完。抄到十点半(因为他一过八点半学习效率是很低的),我表扬了他,说他是一个说话算数的男子汉,我要向他学习。
      在日常行为方面他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他爸爸要出去打球,他问爸爸要多久,他爸爸随意说了句两分钟,他说:“那我以后这样回答你可以么,为了惩罚你的这种不负责态度,你自己说怎么办?”他爸说那这个星期不去玩了。他说可以并且让他爸写了保证书(我以前让他写过)。
     您的教导正在感染着他,因为我感到了他微小的变化,现在有了好的开端,这让我很欣慰。我需要不断的向您讨教,谢谢您,唐老师!

  
  相信大家都能看到泽宇小朋友的进步,而且我们也看到,他的父母真的是非常优秀的父母,他们在跟孩子一起成长!在此,我向天下所有的父母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泽宇同学的学习成绩本来很好,他的学习水平一定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因为他变得踏实了,他在慢慢地成为一个具有认真能力的孩子,唐老师在此衷心地祝福你,小泽宇!

  

  
相关文章
  学习案例分析:一位学习努力不见成效的高一女生
  学习案例分析:没有资格听课却大有收获的学生
  两天“学会”的代价:六种方法做题,讲解哭了两次
女儿学习倒数前几名,还有希望吗?
  学习能力提升的持续效果:张晗同学又一次传来捷报!
高分是怎样炼成的!——祝贺张晗同学数学考了106分!
科学思维:三天找到学会的感觉
  《没有记住才是真正掌握——什么是“记不起来了”
三天快速提高学习能力:学会简单问题是搞清复杂难题的前提
“学会了”就像“挨了一个耳光”
培养认真的能力 
   每次做到能力的顶峰——提高的秘诀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快速提高成绩的法宝——学会的三个标准

   http://img.tongji.cn.yahoo.com/634299/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