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感悟随笔文化科学谈天说地职场/励志艺术赏析 |
分类: 智慧思考 |
眼见不为实
观察者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的时候,总是要通过一些器官,比如我们的眼睛,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处理、吸收、反应,我们总是以我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验、知识、道德、文化、宗教、哲学以及我们所处的阶级等各方面偏见的大脑在做出反映和思考。
在研究测量的时候,如果我们想通过温度计去测准一个容器的温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如果一个容器中的温度是恒定的,从理论上讲温度应该是可以准确测量的。但问题是,如果插入一个温度计,而温度计本身的温度跟要测量环境的温度一般是不同的,那么,温度计的进入就会对原有的恒温状态产生温度上的影响,比如如果温度计本身的温度是偏低的,那么温度计的进入会是容器内的温度变低,从而使得测量结果偏低。
也就是说,我们想通过一种仪器或方法来考察一个对象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了考察对象方面来,而没有考虑我们使用的仪器或方法本身是不是可能存在影响考察结果的因素。
这样的观察就无法准确。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其经典定义是粒子的质量乘以速度。不同质量的物体由于速度不同会有相同的动量。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宣称,如果人们开始准确地了解到基本粒子动量的变化(通常指粒子速度的变化),那么他就开始丧失对该粒子位置变化的认识。另一种使用相对性的陈述为测不准原理提供了另一版本:如果人们准确地了解到基本粒子的能量,他就无法同时准确测量它实际上是在何时拥有这一能量的。其间是某种得之于此而失之于彼的关系。
我们的古人曾留给我们一首非常意味深长的诗: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就说出了人们所站的角度和所观察的景象之间的关系,很多景象都会随着我们的位置变化在变化着它的面貌,问题是,哪个面貌才是它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图形,你看到了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看到了一个大的立方体,向外突出的角上突出来一个小的立方体;
有人说看到了一个大的立方体,向外突出的角上凹进去一个小的立方体;
有人说看到了由相同大小的瓷砖铺好的三面墙,墙角有一个立方体的箱子;
……
上面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我们再看一下下面的这个图形,咋看之下,下面图形中的线条似乎都是曲线,但如果用直尺一比划就知道,下面的环形的四条边都是标准的直线段。
下面这个图形之中的环线,初看时象螺旋线,好像一圈一圈地旋转进去了,但如果仔细顺着一条线转一圈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同心圆所组成,根本不是什么螺旋线。
显然,我们的眼睛并不象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让人放心,眼睛很多时候在欺骗我们,我们看到的情况跟事实不相符,眼见并不为实!
唐曾磊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