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怜”的的留守孩子

(2010-06-01 23:09:42)
标签:

教育

留守学生

农民工

杂谈

分类: 纵横教育

昨晚接到一位家长的长途电话,通话一直到我两耳发烫才勉强结束。在25分钟的通话当中,我的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那一声声哀求令人无不动容,但同时也激起了我莫名的怒火,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有这么多无辜的孩子经受着远离父母的遭遇!

我班现有62名学生,如上父母均不在孩子身边的就有14家,其中有4家是孩子一人独自生活,另10家孩子有的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有的是靠亲戚临时性的代管,这种代管的热度是近似于今年变化无常的天气一般的。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他们,有着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实事件。

学生A,父母双双带着她的五岁小弟在江苏打工已有多年,据说收入还可以,其父还买了私家车,按理说“混”得还不错。但直到现在我都搞不明白,其父母为什么让她独自一人回来念书,不是说农民工子女在外就读的门槛已经降了很多了吗?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A同学,每天回到空荡荡的“家”,迎接她的是坚硬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她的疑问无处诉求,她的心里话无处倾诉。其父母也经常来电话,可是这种远隔千里的电波交流却无法替代身临其境,开始时,A一接到电话就哭诉,现在接电话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每次都是那几句话都能倒背如流的话,接不接已经无所谓了。课余监管的空白,形成了巨大的隐患,试想,一位正处在青春期的女生独自一人在家,对学习已经没兴趣了,她会想些什么?又会去做些什么?我们无法预知。

学生B,她是一位内秀的女生,然而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她的父母到底在从事何种职业,反正在她的印象中,父母双双外出不归是正常现象,对于她的学习情况基本是不管不问。在一次机会中,我有幸与其父通上了电话,是替B同学请假的(我对学生要求的)。如此难得机会,我准备与其他好好聊上几句,谁知,我这是一厢情愿,其父敷衍且不耐烦的语气让我火冒三丈,说了几句重话我就关掉了电话。真不知,B同学是不是他孩子!一次出差回校,同事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B同学与九年级的一位男生(刚刚成为流生)手挽手在校园散步!我当然晕倒!

学生C,他和他的孪生兄弟是相依为命的,其母亲在外打工已有10年了,其父也是一个角儿,上学期不甘寂寞的他也无情的丢下一对儿子外出打工,可怜的兄弟俩只好过着“没了爹娘”的凄凉生活,钱是够用的,但是他俩不知道怎么用。课余的生活是泛味的,要么到处找同学串门,要么就以手机为伴,上网聊天,发着无聊的信息等,以此来打发寂寞的时光。

学生D,他有着很好的天赋,上学期他的数学一直处在班级的强者行列,但再好的天赋也经受不住寂寞的折磨。性格温和内向的他,本学期已经很难坐稳数学的强者行列了,而且本就薄弱的英语本学期正面临着崩溃的处境。其父母一年只能回来一次,对于D同学来说,这样的父母其实等于没有,平常的生活只能由其奶奶照管,但是80多岁的老人自己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别人来照顾了,怎么能照顾得好别人呢?一次家长会前,D同学拿着一张小纸条神情沮丧地来到我跟前,一句还没说完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洒落一地。

……

留守学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各地都在尝试形式多样的帮扶措施,有的地方也花了较大的财力物力,但是这些措施也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大批的人正逐渐地涌向城市,这里面包括农民工,农民工进城务工、打拼必然会引发孩子的教育问题,面对诸如就学难、收入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仍然有许多农民工选择将孩子放在家乡读书。所以留守学生这支队伍会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一大批问题学生也会依然挑战着我们的农村教师,而且这支队伍也会依然在不久的将来挑战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相关博文:

 

 撤校,请慎重 

生命的陀螺依旧在高速旋转

  家教现象该不该存在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如此学生系列

 是你们让我有了坚持的理由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教师请你学会保护自己

 一位农村中学老师的梦中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