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慈禧水道

(2015-10-10 20:49:16)
标签:

文化

分类: 大好河山

 

       

     慈禧水道(南长河)是慈禧太后去颐和园之水路。它始于乾隆,盛于光绪,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朝。一条慈禧水道,半部清朝历史,从乾隆十六年至光绪三十四年,这157年间,一共有六位皇帝和一位皇太后和一百多位皇后、妃子在这条古河道上乘船游览过。慈禧太后一生游幸颐和园32次,这条水道因她而得名。

      单程40元/人,网上最便宜9.9元,还有各种联程票,航程用时45分钟。

 

      始发码头北展后湖皇家船码头,终点颐和园南门,全程12公里。

 

      途经动物园,紫竹院,中途可下船游览后,继续登船航行到目的地颐和园南门。

 

      颐和园南门距东门(正门,主景区)3公里,可打车或从南门乘园内游船到园内各景区。

 

 

北展皇家船码头

http://s16/mw690/001oZif5ty6W6ePMc5pef&690

 

 

         由北京展览馆后湖皇帝船码头起航,沿长河航行,途经北京动物园、真觉寺(五塔寺)、紫竹院公园、紫御湾码头(在此换乘龙船)、广源闸、万寿寺、麦钟桥、长春桥、长河湾码头、长河桥等几大著名景点,最终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码头
http://s16/mw690/001oZif5ty6W6eSitoref&690

 

 

慈禧水道在清代称谓长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名字。辽代称“高梁河”,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始称“长河”。

 

船舱
http://s13/mw690/001oZif5ty6W6eUGfms9c&690

 

 

 

    从颐和园昆玉河到西直门的高粱桥的河系,历史上叫长河。查书翻档,一说,明清时期从万寿寺开始至高梁桥,南北两侧有40余处寺院,可谓“寺庙一条街”,还有一说:明清两代为了镇住长河这条水龙,曾先后在长河沿岸修了大大小小的寺庙108座。

 

北展后湖
http://s10/mw690/001oZif5ty6W6eW4KQFb9&690

 

北展后身的北展后湖
http://s14/mw690/001oZif5ty6W6eYfxLL1d&690

“皇家御河”河道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乾隆年间整治后改为皇家御用河道。

 


慈禧水道
http://s12/mw690/001oZif5ty6W6fedxl9bb&690


慈禧水道横穿北京动物园,右前方是动物园码头,持有动物园联票的游客可在此下船。
http://s4/mw690/001oZif5ty6W6hnlo55c3&690


慈禧水道横穿紫竹院公园,紫竹院水道。
http://s6/mw690/001oZif5ty6W6hwK1x3f5&690



http://s8/mw690/001oZif5ty6W6fz7VXhd7&690

 

 

动物园段水道

http://s9/mw690/001oZif5ty6W6jhk9aU58&690

 

紫竹院码头,水道沿途唯一保留下来的皇家御码头。由于有古水闸,去颐和园需要在此码头换船。

http://s13/mw690/001oZif5ty6W7xzi8Rm4c&690

 

 四环外的慈禧水道

http://s7/mw690/001oZif5ty6W6jdEkGa36&690

 

三环内的慈禧水道

http://s4/mw690/001oZif5ty6W6jwFlHJc3&690

 

 


http://s1/mw690/001oZif5ty6W6jy1lVm70&690



颐和园南如意门
http://s16/mw690/001oZif5ty6W6fs7x9R0f&690

 

后面照片均为网上下载:

早年的长河水道
http://s2/mw690/001oZif5ty6W7xzfOjDe1&690

 

倚虹堂和高梁桥

 

 

倚虹堂位于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桥附近,长河北岸,是清代的码头行宫,是乾隆皇帝弘历为圣母皇太后六十大寿所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建成,可在此乘舟至颐和园,也可在此易辇进宫。倚虹堂为样式雷所设计,现存有《倚虹堂》、《倚虹堂古船坞地盘画样》、《倚虹堂清挖河泡船道图》等图纸。
倚虹堂坐西朝东,宫门五楹,五楹南房中间穿堂门外紧临长河的是码头。宫门额“云楣星鄂”和倚虹堂其它匾额,皆为乾隆皇帝御书。倚虹堂隔岸是船坞和港湾(今大钱市1至3号楼),船坞有三座坞桶,每座13间,用来储放龙舟和冰撬。清末西太后常在倚虹堂船坞乘船前往颐和园。该船坞于民国初年为官厅所拆卖。

     
倚虹堂,现已荡然无存。
http://s1/mw690/001oZif5ty6W7xzofFC60&690


  

         倚虹堂两进院落,第一道宫门五楹,门上高悬云楣星鄂牌匾;第二道门内是慈禧专用的正殿虹堂”,匾额皆为乾隆皇帝御书。五楹南房中间穿堂门外是临河码头。倚虹堂隔岸是船坞和港湾,船坞用来储放龙舟和冰撬。

       

资料记载:解放后,北京存有古桥155座,到上世纪80年代,一拆除133座。 

 

高粱桥

http://s6/mw690/001oZif5ty6W9ExDZrvb5&690

 

 

      

        高梁桥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北京展览馆东北侧的高梁河上。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也有说建于明初的),现存桥为清代所建,是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朝建大都就在这一带,高梁桥就是元代出和义门的主要道路,明、清时为出西直门往西北向的主要道路。

        高梁桥原来在桥的南北各有牌坊一座,南牌坊之南额题为“长源”,北额为“永泽”,北牌坊之北额题为“姿安”,南额为“广润”。

       此桥为单孔石桥,有十二对望柱,十一对栏板,栏板镂空雕有云纹,两头有抱鼓。桥西有水闸,闸口、闸臂和滑轮保存完好。

       桥边原有倚虹堂码头,乾隆在此上船,于广源闸进一步换龙舟前往清漪园,春秋之际沿途美景尽收眼底,为此乾隆作诗多首吟诵沿途美景。

 

 

照片中的桥是古时元代高梁桥
北京慈禧水道

 

 这是的高梁桥北侧的建筑已经拆除,古树露了出来。

 http://s11/mw690/001oZif5ty6W7yPdGz06a&690

 

 

 

 

 


        只可惜此桥目前无人管理,周边垃圾成堆,粪便满地,施工的帐篷搭建在桥上,更给沧桑古桥平添烦恼,让人无法去尽情遐想“高亮赶水”的美丽传说了。

http://s14/mw690/001oZif5ty6Wb7j3jQhed&690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

 

不知何时的高梁桥照片,2015年8月份媒体反映,高梁桥周围还垃圾成堆。
http://s9/mw690/001oZif5ty6Wb7j83Hi58&690

 

    高梁桥畔有一棵千年古槐“蝴蝶槐”,在原“倚虹堂”的北侧,现在“倚虹堂”已无痕迹,蝴蝶槐依然健在。慈禧太后在倚虹堂码头乘船前往颐和园和圆明园时,在倚虹堂用餐,见树形好像展翅欲飞的蝴蝶,称其为“蝴蝶槐”

http://s12/mw690/001oZif5ty6W7zScbFh8b&690

 

 

高梁桥畔千年古槐“蝴蝶槐”

http://s14/mw690/001oZif5ty6Wb6Y1jpr2d&690

 

背景为西直门立交桥
http://s11/mw690/001oZif5ty6W7zSQJV8aa&690

 

 

岸上观赏水道风光

 

http://s5/middle/4c69568eta7f3067f6314&690

 

 

http://s1/middle/4c69568eta7f307d2c460&690

 

 


http://s9/middle/4c69568eta7f309204ce8&690

 

 

http://s15/middle/4c69568eta7f306dc6b6e&690

 

http://s2/middle/4c69568eta7f3047a8191&690

 

 

 

 

 

 

 

 

 

http://s10/middle/4c69568eta7f308a77b59&690

 

 

 

 

http://s13/mw690/001oZif5ty6XmvPCH5G2c&690

http://s11/mw690/001oZif5ty6XmvPFUxA0a&690

http://s12/mw690/001oZif5ty6XmvPNieD9b&690

http://s15/mw690/001oZif5ty6XmvPUDXE9e&690

http://s15/mw690/001oZif5ty6XmvQ0vPU6e&690

http://s5/mw690/001oZif5ty6XmvQs8kYb4&690

http://s1/mw690/001oZif5ty6XmvTjTH240&690

http://s2/mw690/001oZif5ty6XmvTmru191&690



http://s13/mw690/001oZif5ty6XmvTsPkU8c&690

http://s10/mw690/001oZif5ty6XmvTBfyV1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