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2010-05-12 08:57: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七年级)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单元学习目标 |
了解耐久跑与快速跑的区别,掌握站立式起跑、途中跑、弯道跑等基本技术,学会合理地分配体力、科学的呼吸方法,能够重心平稳,有节奏地进行耐久跑练习;通过自测心率初步为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在合作与探究的系列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人文教育。 |
|||
课次 |
教材内容 |
教学重难点 |
学习目标 |
教学策略与方法 |
一 |
1.站立式起跑与冲刺 2.计时跑5分钟 |
重点:呼吸方法 难点:跑的节奏 |
掌握起跑与冲刺方法,提高奔跑能力。 |
1. 站立式起跑与冲刺专门练习。 2. 多种起跑姿势练习 3. 教师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技术并说明其使用时机与优点,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
二 |
1.复习站立式起跑 2.学习途中跑 3.游戏 《突破封锁》 |
重点:途中跑技术; 难点: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处理. |
了解途中跑的技术特点,知道与快速跑的区别;在情境游戏中合理运用途中跑技术,培养兴趣与能力. |
1.复习站立式起跑,强调呼吸方法及跑的节奏 2.教师讲解示范途中跑技术要领 3.运用各种模拟情境,限制跑速并匀速跑 |
三 |
1.弯道跑技术 2.游戏: “中速定时跑+图案展示” |
重点:重心的控制及摆臂与力量的配合。 难点:脚着地点的自主体验与发现。 |
学生了解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并在实践中运用。 |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自主归纳、交流、总结弯道跑技术: 1.在圆上用橡皮筋捆住双手弯道跑 2.教师总结学生的不足,学生边听边做摆臂练习;并及时进行关爱残疾人教育 3.尝试在正确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练习。 4.5-6分钟中速定时跑+图案展示 |
四 |
1.弯道跑与变速跑 2.游戏“健康跑” |
重点:弯道加速的变速跑 难点:直道与弯道跑的变化。 |
知道直道进弯道与出弯道的技术及体力分配. |
1. 继续采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主。 2.直道进入弯道的加速跑50米*2。 3.弯道进直道的让距追逐跑50米*2。 4.分组练习,各组利用场地上的圆或用器材摆置圆弧进行追逐跑的游戏和比赛。 |
五 |
1.变速跑 2.自然地形跑 |
重点:直道加速的变速跑 难点:变速时机的把握 |
提高学生跑动中速度变化的能力,要求学生体会教学内容。 |
复习前几课所学技术,以中速跑为主,结合冲刺技术,进行自然地形跑,提高练习的兴趣,减少枯燥性; |
六 |
1.”极点”现象及克服 2.1000米或800米跑 |
重、难点:“极点”的克服 |
了解极点现象及相应的克服办法,进一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学会合理分配体力。 |
1.介绍极点现象及克服措施,运用各种模拟情境进行练习; 2.学习为自己或他人开设有氧运动处方。 |
七 |
1.耐久跑测试 2.自选内容 |
重点:计时测验或等差测验 难点:等差评价 |
检查学生耐久跑能力,检查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
1.考核:按能力分组考核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注重个体的纵向评价。 |
“耐久跑----弯道跑技术”实践课教学设计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四七年级学生,是耐久跑单元在掌握了途中跑等相关技能后,进一步学习弯道跑技术的新授课。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标为依据,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生心特点。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法。根据“弯道跑”技术特点,以“圆”为主线,从对“圆”的认识,到在圆上尝试多种练习,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共同探究来掌握弯道技术,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自发的、内在的探索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实践创造的过程。改变以往单纯为跑而跑,学生畏跑、厌跑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法特点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知道耐久跑练习的价值、作用及意义。
2、通过自我尝试体验、探究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并在练习中积极进行尝试、运用。
3、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感受关爱“残疾人”的必要性。
三、学习重点:弯道跑时身体重心的控制;难点: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1.课的导入:以“圆”为题,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圆”给人以完整、流畅、优美的感觉。同学们知道圆的基本要素吗?——圆心、半径)
2.画圆操:用身体的各关节为圆心来画最大最美的圆,充分活动各关节肌肉。
(二)尝试体验、探究发现阶段——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
①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主教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耐久跑的健康价值。
②学生体验: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
双手配合跑弯道 。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
③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归纳弯道跑技术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教育。
④学生根据交流的经验再次运用弯道跑技术跑圆。
(三)巩固知识
1.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主研讨、创设各种图案并通过集体跑动来展示。(问题提示:如何才能将设计的图案最好地展示出来?---匀速跑)
要求:①每组创编4——6个图案,其中必须包含有1~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以进一步体验新学的内容。②在5分钟以内,用匀速跑进的方法展示各小组研讨的图案。③展示练习时,每组排头手持一面标示自己小组名称的小红旗,每组在展示图案之前可由一人或集体向老师报告将要展示的图案,以便于老师观察记录评比。④以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全部完成才行。
2.竞赛结果评价及庆祝胜利:第一名小组同学,可以扛着自己的队旗骄傲地绕场一周。
(四)探索创新
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用橡皮筋创编各种游戏活动。
(五)恢复身心
1.小结与评价:师生共同小结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会与感受。
2.放松:静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3.收还器材,师生道别。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年级 |
七年级 |
学习内容 |
弯道跑技术 |
课次 |
第一课时 |
||||||
学习 目标 |
1、学生能知道耐久跑练习的意义及价值。 2、90%以上的同学能掌握耐久跑中的弯道跑技术,学会多种发展耐力能力的方法并在练习中积极进行尝试运用。 3、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 |
||||||||||
重点 难点 |
重点:弯道跑时身体重心的控制。 难点: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 |
||||||||||
教学 程序 |
学习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
收心热身激发兴趣(5~8’) |
画圆操 |
1导入新课 以“圆”为题导入新课 2教师语言提示,并口令指挥。 |
1深入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 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分来画圆。 |
组织:围绕教师站成圆形。 如图(1) 要求:画最大最美的圆,使各关节、肌肉充分活动开。 |
|||||||
尝试体验探究发现 (10~12’) |
弯道跑技术 |
1教师提示做几种练习。 2语言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动脑并尝试体验练习。 3教师参与并适时点拨。 4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弯道跑技术的特点。 5适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教育。 |
1学生体验:在圆上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 2 分组交流练习感受与体悟。 3根据教师归纳揭示的技术,边听边做摆臂练习。 4尝试在正确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练习。 |
组织: 要求: 1注意安全,以防摔倒。 2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 3积极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
巩固知识 (6~8’) |
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 |
1讲解: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的规则、方法及具体要求。 2统计竞赛情况并对竞赛结果进行评价。 |
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场内自由创设各种图案,并通过跑动展示图案。比一比哪一组创编得最多,展示得最好。 2时间控制在5~6分钟。 |
组织:散点 要求: 1每组创编4—6个图案,其中必须包含1~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以进一步体验弯道跑技术。 2以组为单位匀速跑进。 要求:每组在展示前要大声地向老师报告图案形状。 |
|||||||
探索创新 (10~12’) |
拓展性练习 |
1学生充分利用橡皮筋,尝试各种游戏。 2 与学生一起练习,欣赏并学习学生创编的游戏。 |
1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创编游戏。 2 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组织:散点 要求:注意安全与合作。 |
|||||||
恢复身心 |
1小结本课 2放松 静听:“泰坦尼克号”音乐 |
1引导学生对课中情况进行小结评价 2在提示后,教师也保持沉默,以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 |
1自我评价、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会与感受。 2听音乐,充分放松身心。 |
组织:围绕教师散坐在地上 。 要求:尽情放松身心。 |
|||||||
场地 器材 |
足球场1片 皮筋38根(50cm) 四面队旗 收录机一台 |
负荷预计 |
平均心率:110次/分 练习密度:约35--40﹪ 强度指数:约1.1 |
课 后 反 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