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08-04-02 22:08:51)
标签:

《论语》心得

人文/历史

修养

人格

文化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喻:在古汉语中,有“告诉”、“使人知道”的意思,有“知道”、“明白了”的意思,还有比喻的意思。

    孔子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让后世人作为经典引用,用以解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以解释义利观,并且常常把二者对立起来。人们对这句话的最常见的解释是说:君子明白大义,而小人只知道小利。这样不言自明的潜台词就是小人不可理喻,对小人不能讲大道理。

    孔子的意思果真如此吗?

    在孔子的论述中,君子常用来指那些有修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是做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显然这样的人明辨是非,心胸开阔,品格高尚。小人指凡夫俗子,可以理解为平头老百姓,这样的人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不一定有远大的理想,但他们很实际,往往能从生活的利弊得失明了事理。

    所以,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含义,也许应该理解为如下的意思:有道德修养的君子通过社会道义明白事理,平民老百姓要借助得失利弊明白事理。

    换句话说,与君子谈论问题,讲社会道义就可以了,但与小民百姓讨论问题,则要通过直观的利益来进行。如果给君子讲利弊得失,显得俗气,档次不高;而如果对凡夫俗子讲大道理,就有点抽象,听不明白。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既然能做到因材施教,他也应该能够针对不同档次的人用不同的话题进行交流,讲事说理。这就是俗话所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技巧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