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来通杯
标签:
来通杯何家村古代伊朗兽首玛瑙杯通商交流 |
分类: 文化随笔 |
前不久和好友一起在洛阳博物馆参观了《平山郁夫藏丝绸之路文物展》,期间得以认识一种独特的酒器——来通杯。
“来通杯"起源于西方,早在公元前1500年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就已出现此种器物,“来通”是希腊语Rhyton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来通杯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通俗的讲,就是倒酒器。当时的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
动物造型的来通杯很多,比如牛头,马头,其他动物形等。前面说过,来通杯是饮酒器皿,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下方动物的胸口处都有一出酒的小口。来通的材料有陶制,银制等,极个别有双柄或把手。平山郁夫藏丝绸之路文物展的这几只来通杯,都来自公元前的古代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距今约2000多年,特别珍贵。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见来通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何家村窖藏珍品馆有一只特别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就是唐代的来通杯,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这只唐兽首玛瑙杯上口近圆形,玛瑙的颜色很美。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大双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之感。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小小金帽,还能卸下,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之美。
来通杯这种造型在中国唐代何家村窖藏中的体现,无论它是西域制作传来还是唐代工匠所打造,都足可见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