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到底有多美?——《蒋勋说文学之美》读后感

(2016-11-30 15:41:31)
标签:

蒋勋

文学

美学

读后感

经典传统

分类: 文化随笔

文学到底有多美?

——《蒋勋说文学之美》读后感

今年,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业余时间,细细品读完了《蒋勋说文学之美》这套丛书,可以不夸张地说,它是文学爱好者都应该慢慢一饮的甘露。

这套丛书一共包含五本,分别是《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蒋勋先生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主脉络,以美学的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他一直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他自己则用布道的心情传播着对美的感动。

可以说,这套丛书囊括了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中国文学的精华之作。出之于诗歌、小说、散文、艺术史、绘画,蒋勋先生苦心孤诣,试图通过此书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民间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受,他为美传道授业,读起来文字谦卑明亮,行云流水,气象恢弘,带领读者在短时间里回顾文学历史的精华,享受文学之美,带给人独特的欢喜感动和荣耀自豪。

例如,蒋勋先生讲宋词,不仅讲诗词本身的含义,也讲宋词的来路与根基。他尝试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的姿态来体会宇宙自然,在柔性与刚性之间游刃有余,帮助读者与宋词之美结一段善缘。这种美不仅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也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

又如,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重拾对美和生命的感动,带领大家一起体验美——这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古往今来,诗经的真挚含蓄,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渊明的田园风格,李白的热情奔放,杜甫的人间冷暖,李煜的繁华幻灭,苏轼的豪迈深情,李清照的欲说还休,辛弃疾的侠士之情,韩柳的民间声音,《牡丹亭》的梦幻纯真,《水浒传》的草莽叛逆,《红楼梦》的青春孤独,张爱玲的荒凉凄美,沈从文的平和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一段段意境与情思,乃至文学的性情,经由蒋勋先生娓娓道来的细细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更深的体悟。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这套书正如张晓风先生评价所说: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更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然而,这样的好书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读,慢慢品的,只有去除了自身的浮躁,充分浸淫在文学之中,才能体会文学之美。

逝去的人早已逝去了,隽永的文字仍在世间流传。我也庆幸,自己是文化人中的一员。期望莫辜负了自己手中的一支笔,紧紧按住时代的脉搏,写最真的,最质朴自然的文字,传达生命里的善与美。

如果你问我,文学到底有多美?亲爱的朋友,相信读完这套书,你自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