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2015-06-08 23:07:41)
标签:

旅游

溯溪

下降

溪谷

绳索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标签: 

溯溪

 

新的

 

户外运动

 

方式

 

旅游

分类: 户外之窗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溯溪 

     溯溪是指沿着溪水、河流、海岸逆游而上,克服地形上的各处障碍,“穷水之源”的一项探险活动,是集徒步、登山、游泳、采石、观光等于一体的新的集体性户外运动。溯溪原是欧洲阿尔卑斯的一种登山方式,现演变为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在亚洲地区溯溪最普及的是日本、台湾。近年来,在我国也慢慢兴起来了。

    古人云:近山者智,近水者仁。穿上溯溪鞋、护腿、防水衣物,拄着行山杖,行走在溪流的鹅卵石中,不管你是山地爬行、左岸右岸涉水横移、岩石堆穿越,还是涉水泳渡、攀登瀑布、水中漂流,都会使你得到别样的刺激和满足。在流水平缓处,流水滑过脚面,感觉分外温柔平滑,是一种极佳的“腿部按摩!”炎热的夏季在深潭中游泳,那凉快劲很痛快。运用专业的装备在悬崖高处沿瀑布下降(溪降),相比之下比溯溪更加惊险刺激,对参加者的心理和技术要求更高,也更富挑战性。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http://www.southcn.com/sports/csmedia/bo/200607170753_1313480.jpg

溪降

    溯溪有的一定危险性。在溯溪过程中,溯行者须借助一定的装备、具备一定的技术,去克服诸如急流险滩,深潭飞瀑等许多艰难险阻,充满了挑战性。也正是由于地形复杂,不同地形须以不同的装备和方式行进,因则使得这项活动富于变化而魅力无穷。因而溯溪对参加者的体力、平衡力、攀岩经验、野外生存能力、个人装备有较高的要求。“溯”的“新手”来说,一般先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培训,了解一些户外探险的知识,体验器械与身体配合的默契,渐渐消除恐惧感。

     溯溪一般集中在七到十月之间的夏季晴好天气进行。为了防止掉下悬崖,或在溪降时出现意外,以及溪水暴涨带来的人身危险,溯溪最好能在专业教练的陪伴下进行。当遇到坏天气时,有经验的教练,往往在溪水暴涨、危险降临之前就能根据远处山峰的云雾浓淡情况,提醒溯溪者撤离。溯溪时,还要准备一双专业的溯溪鞋。这种鞋的特点是,橡胶底的防滑纹齿是按脚掌受力角度设计,这能保证在行进过程中有良好的抓地力。同时再背一双解放鞋,以适应不同地面的穿越。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最好有一张溯溪图。溯溪图是根据峡谷溪流的地形特点而绘制出的简单明了的溯行路线图,是溯行前必须准备的物品之一。图上一般要标明主要的地形特点,如岩石堆、瀑布、深潭等特征地形,地物标志溪流的汇流和分流点等。有经验的溯溪者能根据该图清楚地了解到溯行地区的各种地形特征,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没有溯溪图,最好有当地的向导指引比较好。

  1、溯溪一般常用1/25000比例尺等高线图,取其清楚度及做好防水易携带。

  2、溪谷中由于两岸高耸、森林密布、视线不良、蜿蜒曲折,判定位置不易。

  3、常用来定位的要素:支流或分流点;溪流之弯曲度或特殊地形(现地对照法);切入溪谷之支棱的尾棱;开阔地时可利用后方交会法作定位(须有已知山头);参考前人之溯行图对照;指北针的配合应用(应离地面一公尺);队员间相互研讨。

  4、出发前将图上之溪流线、棱线、地貌作判读,并描绘清楚以利预估行程。

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溯溪的技巧:

     一、涉水:

  1、避免涉水:a.虽穿溯溪鞋,但是踩石时,须踩其上端或粗糙处。峡谷溪流中多滚石岩块。且湿滑难行,行走时应看准、踏稳,避免因踏上无根岩块跌交或被急流冲倒。

  b.跳越:利用瞬间暴发力与溪床上石块来达成对岸目标,可以单跳亦可利用石块当成石桥连续地跳到对岸。

  c.横移:横移岩壁到前方岸上。在岩壁瀑布下深潭阻路,可尝试由两侧岩壁的岩根横移前进。岩石多湿滑支点不易掌握,横移时须特别谨慎,有时支点隐藏于水下,此时以脚探测摸索移动,若特别困难,干脆涉水或泳渡更简单。

  d.高绕:爬高绕行避开水深、水急之处。

  2、渡点与方向的选择:渡点:水流较慢、溪水较浅、河谷较窄的地方。水流静止之处较深,白波处较浅,但水流较急宜依当时之状况判定渡点。

  方向:依顺溪或横越。

  3、水中步行法:涉水时不可抬高脚步,否则重心不稳,应以脚擦地而行,重心平放双脚底,专心行走不要东张西望。

  4、使用拐杖或树枝:拐杖宜插在上流方向与双脚形成三个支点,慢慢前进。

  5、结队前进:两个人或两人以上形成集团,增进重量与重心,以集体前进可强渡急流。

  6、使用绳索:脚力强健或经验丰富或高个者,携带绳索先渡对岸拉紧(固定)绳索于两岸间,后续者再以绳环及钩环扣住,依序通行。切记不可完全依赖绳子,应力求自我前进,对先头者须用一条或两条补助绳加以确保其安全。

  7、抛掷锚锤:为求在对岸建立另一支点,可将锚锤抛掷至对岸石块区,利用锚锤之鹤尖钩住裂隙,锤柄上接一补助绳,先头者利用该补助绳及另一确保绳徒涉或泳渡至对岸。

  8、游泳:水深达及胸部,身体会浮起而失重心,易被冲走,此时先头者可带绳索游至对岸将绳索架设固定后,后续者才沿绳游至对岸。

  二、爬高绕行(简称高绕):

    当遇到困难地形;如瀑布、深长潭、瀑潭、大岩场等,在时间及技术上不易突破之处,只有避开这些地形绕向高处迂回越过。

    1、高绕的原则以不离开溯谷,尽量沿溪或可见溪谷的范围前进,越过困难处后观看前方状况,允许下尽速下返溪谷。

  2、高绕点有时在困难处附近很快即可寻获,通常须退回峡谷、岩壁区外,利用地图得知溪流去向、岩壁状况、灌木生长状况,并观测前方溪谷状况,再利用支棱尾或岩沟小溪流作为高绕点。有时也可能在陡直的山壁上拉树枝往上攀爬,但要非常小心,并利用绳环来作补助。

  3、在上部平缓区或崖壁间经常有猎径也有兽径,可资利用,有时要分辨非常困难,且应避免遭猎人的陷阱而受伤。

  4、当地图判知前方有分流,在高绕时宜选择欲前往之支流方向,以避免路程的错误。

  5、高绕后的尾程选择路径下降,经常须悬垂下降,下降的方法宜多训练。

  三、攀登瀑布和悬垂下降(溪降):

    攀登瀑布是溯溪过程中最刺激,也是难度最大的技术。

    1、攀登前必须事先观察好路线,熟记支点,要充分考虑好进退两难时的解决办法。瀑布主体水流湍急,但苔藓少,有时反而容易攀登。瀑布攀登虽然刺激,但难度大,经验和技术要求高,不具备娴熟技术经验或初学者不要轻易作这种尝试。

  2、悬垂下降时身体成半坐姿势,膝盖微弯轻松缓和移动,双脚分开并与岩面成约垂直,头向制动手略转45度角,观察下降路径中之灌木丛、岩石等障碍或敲落之石块。制动手控制下降速度,导向手沿绳滑动帮助平衡的保持。切记大幅度摆动跳跃再突然制动,这样会使固定点的负荷突增三倍甚至于绳索断裂,可加挂普鲁士绳环作确保。

  3、落差大的峭壁可能须使用多次垂降,先头者下降时应携带足够之装备及绳环以备安置下一段的下降固定点或撤退。在长距离且路径不明的下降,确保措施是绝对必要的。

  4、下降确保使用之普鲁士绳环,应打挂在胸部上,以避免意外卡住。

  5、下降中发现无良好中继点而无法再下时,且需要上攀时,使用两条长绳环作普鲁士攀登,或用JUMAR等上升器。

  6、下降完毕的人应离开下降路径,以防落石击中。

  7、瀑降,即顺溪流瀑布下降,此时需注意尽量避开瀑布的主流,避不得已时需带头盔,注意在大流量的水流里,下降人会呛水或感到窒息。

  8、溯溪大多利用树木作为下降固定点,有时也会以溪流中的稳固大石作为下降固定点,一般采双绳下降,易回收,如绳子长度不够以连结来使用。当殿后者下降时,应检查绳索有否纠缠,并排除任何障碍物,先行拉试能否移动。需注意连结头在固定点之向,以便降下后顺利撤收。

  9、观测下降点之溪谷地形,避免深潭或瀑布的上方。

  10、抛绳前先将绳索的两股各自卷成绳盘,成为两绳盘再各自抛下岩壁。抛时依下述方法;首先抛下第一个绳盘的一半绳子(靠近固定点的那一半),再抛剩余部份。

  四、深潭通过:

    1、深潭若属静潭即死潭,无甚大水流时,一般而言可用游泳渡过既快速又安全。

  2、若潭端有瀑布或急湍时,通行即不易。

  3、泳渡程序及注意事项:选定好路线后,先头者须系上辅绳出发;到达对岸后固定绳索或作好自我确保,后续者才沿绳前进,余后依序;使用绳索长度须潭长的两倍,以备不需之时可视情况由何方救援,及绳索再次回到起点;可利用救生衣、背包或气垫作浮筏较安全。

  4、其它渡潭方法:沿潭边之崖壁摸索前进,与攀岩之横渡相同,注意要用绳索确保,以防落下潭中。路线可能在水边或水底,必须伸足寻找,切勿爬高致而发生困难。必要时须使用人工攀登器材。

  架设突击吊桥,尽量使用捆工结来拉紧主绳,两端保有落差,可避免中途落水。

    注意事项:

    1、中国有句古话“欺山不欺水”,水的变化更大,危险性也更大,尤其是在夏季下过雨后,河道往往因为洪水冲击而改观,所以每次溯溪活动都必须重新绘制地图。

  2、雨天溯溪要谨慎,要防止突发的山洪;晴天也要对可能突然遭遇的恶劣天气有所准备,在河边选择宿营地时要注意避开可能遭到洪水冲击的地点。

  3、不要离开溪谷,遇到无法攀越的岩壁瀑布,必须绕路时,要尽快返回溪谷。未到溪谷源头,遇到小路千万不要误入,特别是在某些难越的瀑布下面,经常会见到似路非路的小路,这些路都是被那些迷路者一遍遍走出来的,走不了多远便没路了。 
    4、沿溪直上一定能到达山脊,通常山脊都是防火道或山脊小道。
    5、携带指南针判断方向。溪谷的中上段,可能会有支流,通常流量大的那条是主溪,难于分辨的时候,可根据指南针和地图来辨别方向,作出正确判断。水边的大岩石和峡谷石壁的攀登有较大的危险性,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攀爬。

    6、溯溪时最好穿运动凉鞋,溯溪到源头后再换上登山鞋。

    7、如果是溯溪登顶的路线,必须准备长袖衣裤和手套,以免穿密林时被划伤。

    8、滑倒或摔倒的时候,尽量放松,用臀部着地,减少脚部受伤的机会。
    9、带跌打碰伤药、头痛药、肠胃药以及毒蛇、毒蜂急救器等

    10、走海岸线最好从西往东走,逆着太阳运动的方向。这样太阳正午以后便在你的身后,不会那么刺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