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方式

标签:
旅游溯溪下降溪谷绳索 |

溯溪
http://www.southcn.com/sports/csmedia/bo/200607170753_1313480.jpg
溪降
1、溯溪一般常用1/25000比例尺等高线图,取其清楚度及做好防水易携带。
2、溪谷中由于两岸高耸、森林密布、视线不良、蜿蜒曲折,判定位置不易。
3、常用来定位的要素:支流或分流点;溪流之弯曲度或特殊地形(现地对照法);切入溪谷之支棱的尾棱;开阔地时可利用后方交会法作定位(须有已知山头);参考前人之溯行图对照;指北针的配合应用(应离地面一公尺);队员间相互研讨。
4、出发前将图上之溪流线、棱线、地貌作判读,并描绘清楚以利预估行程。
1、避免涉水:a.虽穿溯溪鞋,但是踩石时,须踩其上端或粗糙处。峡谷溪流中多滚石岩块。且湿滑难行,行走时应看准、踏稳,避免因踏上无根岩块跌交或被急流冲倒。
b.跳越:利用瞬间暴发力与溪床上石块来达成对岸目标,可以单跳亦可利用石块当成石桥连续地跳到对岸。
c.横移:横移岩壁到前方岸上。在岩壁瀑布下深潭阻路,可尝试由两侧岩壁的岩根横移前进。岩石多湿滑支点不易掌握,横移时须特别谨慎,有时支点隐藏于水下,此时以脚探测摸索移动,若特别困难,干脆涉水或泳渡更简单。
d.高绕:爬高绕行避开水深、水急之处。
2、渡点与方向的选择:渡点:水流较慢、溪水较浅、河谷较窄的地方。水流静止之处较深,白波处较浅,但水流较急宜依当时之状况判定渡点。
方向:依顺溪或横越。
3、水中步行法:涉水时不可抬高脚步,否则重心不稳,应以脚擦地而行,重心平放双脚底,专心行走不要东张西望。
4、使用拐杖或树枝:拐杖宜插在上流方向与双脚形成三个支点,慢慢前进。
5、结队前进:两个人或两人以上形成集团,增进重量与重心,以集体前进可强渡急流。
6、使用绳索:脚力强健或经验丰富或高个者,携带绳索先渡对岸拉紧(固定)绳索于两岸间,后续者再以绳环及钩环扣住,依序通行。切记不可完全依赖绳子,应力求自我前进,对先头者须用一条或两条补助绳加以确保其安全。
7、抛掷锚锤:为求在对岸建立另一支点,可将锚锤抛掷至对岸石块区,利用锚锤之鹤尖钩住裂隙,锤柄上接一补助绳,先头者利用该补助绳及另一确保绳徒涉或泳渡至对岸。
8、游泳:水深达及胸部,身体会浮起而失重心,易被冲走,此时先头者可带绳索游至对岸将绳索架设固定后,后续者才沿绳游至对岸。
二、爬高绕行(简称高绕):
2、高绕点有时在困难处附近很快即可寻获,通常须退回峡谷、岩壁区外,利用地图得知溪流去向、岩壁状况、灌木生长状况,并观测前方溪谷状况,再利用支棱尾或岩沟小溪流作为高绕点。有时也可能在陡直的山壁上拉树枝往上攀爬,但要非常小心,并利用绳环来作补助。
3、在上部平缓区或崖壁间经常有猎径也有兽径,可资利用,有时要分辨非常困难,且应避免遭猎人的陷阱而受伤。
4、当地图判知前方有分流,在高绕时宜选择欲前往之支流方向,以避免路程的错误。
5、高绕后的尾程选择路径下降,经常须悬垂下降,下降的方法宜多训练。
三、攀登瀑布和悬垂下降(溪降):
2、悬垂下降时身体成半坐姿势,膝盖微弯轻松缓和移动,双脚分开并与岩面成约垂直,头向制动手略转45度角,观察下降路径中之灌木丛、岩石等障碍或敲落之石块。制动手控制下降速度,导向手沿绳滑动帮助平衡的保持。切记大幅度摆动跳跃再突然制动,这样会使固定点的负荷突增三倍甚至于绳索断裂,可加挂普鲁士绳环作确保。
3、落差大的峭壁可能须使用多次垂降,先头者下降时应携带足够之装备及绳环以备安置下一段的下降固定点或撤退。在长距离且路径不明的下降,确保措施是绝对必要的。
4、下降确保使用之普鲁士绳环,应打挂在胸部上,以避免意外卡住。
5、下降中发现无良好中继点而无法再下时,且需要上攀时,使用两条长绳环作普鲁士攀登,或用JUMAR等上升器。
6、下降完毕的人应离开下降路径,以防落石击中。
7、瀑降,即顺溪流瀑布下降,此时需注意尽量避开瀑布的主流,避不得已时需带头盔,注意在大流量的水流里,下降人会呛水或感到窒息。
8、溯溪大多利用树木作为下降固定点,有时也会以溪流中的稳固大石作为下降固定点,一般采双绳下降,易回收,如绳子长度不够以连结来使用。当殿后者下降时,应检查绳索有否纠缠,并排除任何障碍物,先行拉试能否移动。需注意连结头在固定点之向,以便降下后顺利撤收。
9、观测下降点之溪谷地形,避免深潭或瀑布的上方。
10、抛绳前先将绳索的两股各自卷成绳盘,成为两绳盘再各自抛下岩壁。抛时依下述方法;首先抛下第一个绳盘的一半绳子(靠近固定点的那一半),再抛剩余部份。
四、深潭通过:
2、若潭端有瀑布或急湍时,通行即不易。
3、泳渡程序及注意事项:选定好路线后,先头者须系上辅绳出发;到达对岸后固定绳索或作好自我确保,后续者才沿绳前进,余后依序;使用绳索长度须潭长的两倍,以备不需之时可视情况由何方救援,及绳索再次回到起点;可利用救生衣、背包或气垫作浮筏较安全。
4、其它渡潭方法:沿潭边之崖壁摸索前进,与攀岩之横渡相同,注意要用绳索确保,以防落下潭中。路线可能在水边或水底,必须伸足寻找,切勿爬高致而发生困难。必要时须使用人工攀登器材。
架设突击吊桥,尽量使用捆工结来拉紧主绳,两端保有落差,可避免中途落水。
2、雨天溯溪要谨慎,要防止突发的山洪;晴天也要对可能突然遭遇的恶劣天气有所准备,在河边选择宿营地时要注意避开可能遭到洪水冲击的地点。
3、不要离开溪谷,遇到无法攀越的岩壁瀑布,必须绕路时,要尽快返回溪谷。未到溪谷源头,遇到小路千万不要误入,特别是在某些难越的瀑布下面,经常会见到似路非路的小路,这些路都是被那些迷路者一遍遍走出来的,走不了多远便没路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