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族服饰

(2012-02-12 15:25:27)
标签:

转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毡帐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此后,服饰的款式风格和基本颜色渐渐走向统一,为后来蒙古族的服装服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聪慧的草原先民不仅学会用绫、罗、绸、缎制作华丽的长袍,并发展地利用金银及各种珠宝装饰自己的服饰用具。同时,随着草原民族对服饰和珠宝需求的与日俱增,手艺人队伍不断扩大,手工业技术日益发达,服饰式样珠宝品种开始多样化,给民族服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时绫、罗、绸、缎、丝等已成为游牧民族服饰的主要原料,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也成为服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朗嘉宾游记》一书对当时蒙古族的服饰曾有这样的描述:“夏天他们穿着丝绸和织金的料子以及棉布制作的服装。冬季他们经常用狼、狐狸、虎皮及各类稀有的皮毛制作服装,用黄金、白银及亚洲所产的各种宝石作装饰品,贵族们用丝绵作贴身衣服更加轻便保暖。”

  成吉思汗时代为便于战事的需求,所有服装样式,也是以便于马匹上行动而设计的,比如窄小的袖口,交领短袍。当时普遍穿着的还有一种叫做“辫线袄”,是在腰间密密打作细褶,用红紫锦捻成线,横在腰上,谓之腰线,使下身更加宽松。下摆开口,或前、左、右同时开衩,也有左右身开衩的高腰肥裆裤。鞋子有翘尖靴、尖头靴,便于登踏马镫。所着之服分为短袖对襟短衣和大襟的长袍,这种长袍也是贵族们在生活中常穿的外套。长袍在实战中略显不便,于是又有了对襟短衣——马褂。马褂是汉语叫法,蒙古族叫比甲。对襟无领,在后摆处有开衩的答忽等都属此类。成吉思汗的快速部队,如弓箭手和先头部队都身着这种马褂,其行动更加敏捷快速。

  那时,少女和青年妇女的穿戴衣着,不仅与男子同出一辙,而且也像男子一样敏捷地骑马和驰骋。她们也都是随身携带弓弩和箭囊,这是因为战事紧张,也需作战,并负有保卫营地之责。已婚的妇女征战时穿用牛皮制作的大袍以防受伤。

  蒙古族生活中的服饰也很讲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则穿上另一件轻便的长袍,不用风帽和披肩,也不穿长皮袄,服装从上而下开口,在胸部以衣里加固。这种服饰,仅仅在左侧有唯一的一颗纽扣固定,右侧有三颗扣子,衣服在左侧开口,一直开到袖子。在腰部系一条绸带,为使马上奔驰而保护五脏的稳固。另有一条绸带系在胸部,并且还有一条白色纱绸系在眼部以下垂在胸部防风沙日晒。各种毛皮大衣也都是根据同一样式裁制,外套短皮袄的毛皮露在外面,同时也在身后开口。另外还有一条下摆从背部一直拖到齐膝之处。

  众多的中外史料记载,那时“已婚妇女都有一身很肥大的长衣一直拖到地上,贵族妇女都戴固姑冠。”这不仅是一种区别于姑娘的装饰,更是身份地位及经济实力的象征。固姑冠“有大小之分,大可覆额,小只覆顶,也有将冠缝制在一直拖到肩部的头巾上,头巾所用的材料,一般为硬挺的华盖布,并以各种宝石装饰。”固姑冠“有用树枝或树皮编制,外面用花布彩缎装饰,也有用银金丝编制,用各种珠宝镶嵌,并用大粒珍珠串成各种图案配之。”从美学的角度,高高的固姑冠无疑地在视觉上使人感到其体形修长,绸带束腰,使女性曲线更加突出鲜明。从长途跋涉、行军作战的需要上讲,它有稳定内脏、不使长袍飘动、有利于行军的作用,因此,男女均用,并延用至今。这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因需要而产生的必然产物,它强调了健美和健康的和谐统一。此外,在汗国时期,还有栖鹰冠、卷云冠和方领式长袍、交领式长袍、革靴等,但是无论品种多少,其色彩和款式风格,都是在发扬民族审美及游牧、作战、生活习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作者:王瑜成   编辑:保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