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们交稿啦!“备课经验”“作业设计技巧”“创设一堂好课”“感悟教育家思想”最新征稿启事

(2014-09-27 17:55:07)
标签:

教育

分类: 红袖子书乡

温馨提示:

各类征稿进行中,请老师们多多投稿--亲们,11月30日交稿啦!交稿时间最晚可延长至12月底日。

约稿函1

各位新老朋友:

现面向全国中小学语文、数学2个学科特级教师或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约以下三类稿件,欢迎老师们积极参与投稿。

特别说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也可参与此次约稿,投稿时最好注明发表时间及刊物名称

第一类:“作业设计技巧”约稿

一、稿件写作范围:

1.结合实例总结教者本人多年作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具体做法,包括作业的批改方法及评价标准的思考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新思考;

2.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谈教者在作业设计方面的新思考、新设想;

3.解剖一两个典型案例。也可以专门谈对一种类型作业的独特设计理念及操作;

4. 作业类型可涉及: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

5.请从三个方面选择写作角度:(1)有效作业设计,(2)创新作业设计,(3)个性作业设计;

二、稿件交稿要求:

1.第1次交稿时间:11月30日,如果写稿时间仓促,还有第2次交稿时间:2月28日。

2.字数不限,2000-5000字均可

3.交稿邮箱:leiling221@126.com     (以收到自动回复为准)

4.作者务必在文章开头或最后注明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职称或荣誉,详细到街道门牌号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或座机,邮箱,身份证号

三、稿件使用说明:

1.本次约稿为出版社教师专业用书组稿;

2.本次约稿本着自愿参加,稿件交稿后,出版使用权由约稿方全权代理,一经选用,将按出版社规定支付样书和稿费;优秀稿件可推荐到报纸上发表,样报和稿费按报社规定支付。

第二类:“作业备课经验”约稿

一、稿件写作范围:

1.结合实例总结教者本人多年备课的成功经验、具体做法;

2.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谈教者在备课方面的新思考、新设想、新做法;

3.解剖一两个典型案例。也可以专门谈对一种课例的独特备课理念及操作;

4.请从三个方面选择写作角度:(1)有效备课例谈,(2)创新备课例谈,(3)个性备课例谈;

二、稿件交稿要求:

1.第1次交稿时间:11月30日,如果写稿时间仓促,还有第2次交稿时间:2月28日。

2.字数不限,2000-5000字均可

3.交稿邮箱:leiling221@126.com   (以收到自动回复为准)

4.作者务必在文章开头或最后注明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职称或荣誉,详细到街道门牌号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或座机,邮箱,身份证号

三、稿件使用说明:

1.本次约稿为出版社教师专业用书组稿;

2.本次约稿本着自愿参加,稿件交稿后,出版使用权由约稿方全权代理,一经选用,将按出版社规定支付样书和稿费;优秀稿件可推荐到报纸上发表,样报和稿费按报社规定支付。

第三类:“我的一堂好课是怎样创成的”或“我眼中的一堂好课是怎样创成的”约稿

一、稿件写作范围:

1.总结教者本人多年课堂教学中的获得好评的一节课,着重写出自己在创造这堂好课的磨课过程,创新点在哪?并反思成功的要素;格式为:课堂实录摘选+专家或同行点评+个人反思

2.多学科同上一堂课的实践展示,总结出多门学科相互融合取得的独特教学效果,表现创造性带来的教学收获,格式为:课堂实录摘选+执教的各学科老师对本堂课思考+专家或同行点评;

3.可以是一堂课中的某一个精彩片段的创造性教学记录和评析或反思。

二、稿件交稿要求:

1.第1次交稿时间:11月30日,如果写稿时间仓促,还有第2次交稿时间:2月28日。

2.字数不限,2000-5000字均可

3.交稿邮箱:leiling221@126.com  (以收到自动回复为准)

4.作者务必在文章开头或最后注明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职称或荣誉,详细到街道门牌号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或座机,邮箱,身份证号

三、稿件使用说明:

1.本次约稿为出版社教师专业用书组稿;

2.本次约稿本着自愿参加,稿件交稿后,出版使用权由约稿方全权代理,一经选用,将按出版社规定支付样书稿费。优秀稿件可推荐到报纸上发表,样报和稿费按报社规定支付。

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欢迎到我的博客浏览,正在推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出版的新著《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请批评阅读:http://blog.sina.com.cn/u/1285227402

联系方式:电话:010-83552069,QQ:279652548

                               

雷玲

9月26日

 

约稿函2

各位新老朋友:

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委托,现面向全国中小学老师征集顾明远、朱永新、李希贵、李烈4位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观点)的实践感悟,欢迎老师们积极参与本次约稿。

特别说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类似稿件也可参与本次约稿,投稿时请注明发表时间及刊物名称。

一、稿件内容要求:

1.从顾明远、朱永新、李希贵、李烈4位当代教育家发表过的著作、文章、讲话中,摘选出对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最有指导意义或最有启发、触动的一句或者几句话,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与他们教育思想(观点)的:(1)碰撞与交流,(2)心得与体会,(3)学习与反思。

2.格式:

(1)摘录的4位教育家的某句话,注明摘自他们的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每句最好不超过300字。

(2)教师本人对所选择的这句话的感悟,可以是碰撞与交流、心得与体会、学习与反思,每体会文字最好在1000字左右。

3.写作范围:

“教育改革篇”、“学校管理篇”、“教书育人篇”、“课程教学篇”、“教师发展篇”、“学生发展篇”5个方面选择4位教育家的观点。

 

样稿如下:

教书育人篇

1.教学好的老师才能真正称得上教育家

观点:

“教育家有三条标准,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二要在工作中肯于钻研,敢于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三要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

——顾明远

(摘自顾明远在京师教育论坛上发言)

感言:

笔者认为,教学本身就是个大学问,教学好的老师才能真正称得上教育家。大家知道,所谓“教学”即有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而老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教学过程中,双主体应该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形成相互理解、共同提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知道自己要如何“教”,学生又能如何“学”的老师才能称为教育家。

教学在本质上是老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正确引导、科学组织和有效规范。教师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应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这才是要追求的教学境界,也唯有这样好教学的老师才能称上教育家。

(福建省石狮市第一中学许文选)

2.好老师能深入浅出

观点:

“世上有四种老师:第一种是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欢迎,这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习起来就费点劲,这也是个好老师;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的东西讲出来,这也能基本保证质量,也算是个啊老师,最糟糕的是第四种老师,浅入深出,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顾明远

(摘自顾明远教育随笔《杂草集》第178页)

感言: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流行一种说法:“新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师若善教,则主要应体现在教学生学会学习上。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不仅学懂、学会,而且会学。所谓会学,就是学生掌握了系统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获得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对枯燥的知识通过旁征博引,以清晰的解释和其它科学领域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以使他们活跃思路,丰富想象;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寻找结论,探索发现;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介绍问题的背景和要达到的要求,让学生探索讨论;掌握重点,抓住典型的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此外,还应给学生各种机会从事小组活动,通过广泛阅读、口头练习、探索和实验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所学知识。

(江苏省海盐县天宁小学蒋金明)

二、稿件交稿要求:

1.第1次交稿时间:11月30日,如果写稿时间仓促,还有第2次交稿时间:2月28日。

2.字数不限,1000字左右

3.交稿邮箱:leiling221@126.com     (以收到自动回复为准)

4.作者务必在文章前面或最后注明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职称或荣誉,详细到街道门牌号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手机或座机,邮箱,身份证号。

三、稿件使用说明:

1.本次约稿为北师大出版社教师专业用书组稿;

2.本次约稿本着自愿参加原则,稿件交稿后,出版使用权由约稿方全权代理,一经选用,将按出版社规定支付样书和稿费;优秀稿件可推荐到报纸上发表,样报和稿费按报社规定支付。

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欢迎到我的博客浏览,正在推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出版的新著《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请批评阅读:http://blog.sina.com.cn/u/1285227402

联系方式:电话:010-83552069,QQ:279652548

 雷玲

 9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