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对孩子的期望(下)

(2013-06-19 06:38:35)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袖子眼中的教育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有专长是人们对于子女或学生一个更高的期望。人们往往将“学有专长”的人称为人才。一个人学有专长才能最大程度地彰显他作为他自己的独特性,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自我,更能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也更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学有专长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不断地开掘个人潜力和心灵深度的过程。
    几乎每一个受过一定教育、心智健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尽管更多的人并没有作出过如此清晰明确的表述。可在今天是什么扭曲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有必要细究一番。特别是到了学校教育中,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中,就扭曲变形为片面地强调考试成绩、强调升学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心理在作祟呢?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文化范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构成了家庭文化,构成了孩子成长的环境。文化形塑人,所有的形塑过程都是波澜不惊,润物细无声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要让孩子从小明白,为一件正经事而忙碌是多么幸福啊!充实忙碌地劳动会让你忘却一切烦恼,获得抵御邪恶与堕落的能力。这意味着生活中一定要有有价值的目标。
    其次,需要父母郑重、明确并且始终如一地表达对孩子的期望。期望要合理,不要过低,也不要不切实际。并尽可能地抓住一些良好的契机来表达,比如在他的生日烛光晚餐上,给他一封承载着你对他的期望的情真意切的信。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希望他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都能头脑明锐,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我希望他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还希望他能够以负责任的心态去影响和帮助他人。
  最后,作为父母需要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人。“爱是阳光,温暖着你却不束缚你”,面对孩子的时候,让我们牢记这一点。指正孩子,最好要能引发他的心智成长。若只是一味要求与责备,则是没有爱的能力的表现。认清孩子的能力,帮助他走出自己的路。若凡事要求他跟别人比,只会更增加他的挫折感。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是要有能力的。只有具备爱的能力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一些孩子因为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爱而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渐渐地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孩子表达你的合理的、殷切的期望就是关爱孩子的重要表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