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师同堂”亮相首都小学生课堂

(2011-12-22 14:26:40)
标签:

教育

分类: 红袖子眼中的教育

“三师同堂”亮相首都小学生课堂

本报记者 雷玲

三个老师一堂课,你讲课来我搭台—— 1215日,一堂由三个老师同时出场的英语课,让参加北京市朝阳区召开的“中英基础教育合作学习与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研讨会”的专家、教师眼前一亮: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

据朝阳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科科长吴丹萍介绍,主题为“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推动英语课程改革”的本次研讨会,是由朝阳教委主办,朝阳教研中心教科所承办、安慧北里中学和安贞里学区协办的,是该区参加“中英基础教育合作学习实验与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实验六年来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希望通过研讨推进我们区加入项目实验的19所学校深化课题研究,同时,鼓励更多的学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区域教育改革。” 该区中英项目负责人庞孝瑾告诉记者。

研讨会当天展示的“三师同堂”课,是项目校安慧北里第二小学李文莉、赵静娜、刘芳三位教师开发的合作教学研究课《牵手兰利,共话感恩》。据介绍,该校教师在与英国友好校兰利小学教师交流中,感受到英国教师“多师同堂”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于是,三位老师在常规英语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本校和英方友好校的资源整合,开发了本节校本特色研究课。

“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们在这节课上通过中英重要节日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感恩的价值以及中英两国共同的价值观。”三位老师在说课时介绍。据悉,本节课还将通过网络传给兰利小学,让英方师生也能分享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

“这节课体现了项目实验的主题:合作学习和课程资源整合后的有效开发。”北京教育学院院长李方教授听课后给予了肯定评价。

“通过交流,我们获得的是互补和双赢”、“更新了教师观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了,还开阔了视野”……会上,安慧北里二小校长汤文义、安贞里二小教学主任李晨光、安慧北里小学英语教师董慧新、慧忠北里第二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张睿瑞,分别代表参与项目实验的学校、老师、学生,汇报了收获与感想。

会上,同时还展示了安慧北里中学刘阿玲老师执教的《保护地球》研究课。该课从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拓展到借助英方教师支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的英国友好校笔友写一封倡议环保信。这种对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探索,也受到李方赞赏:“培养了学生国际交往的能力。”他进一步建议:“希望朝阳区在英语学科上的深度课程资源开发探索,扩展到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形成系列,培养师生的国际素养和国际交往能力。”

精彩的汇报与展示课,让与会的每一位老师深深地感到:通过中英学校合作交流,搭建了中英双方文化传递的友谊之桥,增进了双方对中西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了学校师生的国际视野,拓展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北京市“中英基础教育合作学习与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总负责人、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唯,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官员路海蓉女士、路宇先生、朝阳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教科所所长姚卫东等参加了会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室主任陶礼光,原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景华,资深英语教师培训师、北京BISS国际学校Christine Morris女士分别为两节研究课评课,朝阳区项目学校及非项目学校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据悉,“三师同堂”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会在安慧北里二小继续探索,还将在朝阳区更多学校实践和探索。“下一步,我们要静下来认真总结、梳理项目经验,更加明确项目的阶段任务和目标,提高学校利用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学校利用资源的能力,推动朝阳区基础经验走向国际。”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刘丽彬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