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学龄前听故事听想原创 |
分类: 育儿话题 |
http://tn1.cn3.yahoo.com/image/1650/0ab280022cf4871300.jpeg 最近去书店,看到一本“我的第二本书2—7岁”《科学+文化》,里面是一个个的小知识,很多知识点都由一个小问题提出,还配有好看的图片,很适合学龄前的孩子,于是就买了回来,正儿因一心只想着买奥特曼的书,还嘟哝着说不喜欢妈妈买的书呢。
睡前我把《科学+文化》拿出来随手翻翻,问正儿“什么草能吃虫子啊”,正儿说“猪笼草”,我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啊”,正儿说是幼儿园老师教的,看样子幼儿园还确实教了孩子不少知识呢!接着,我按书上的图片给他讲了生命的过程,有蝴蝶的生长过程、茄子的生长过程、小鸡的生长过程、人类的生长过程,说完后我提问让他回答,正儿觉得很好玩,很快就喜欢上这本书了,吵着第二天一定还要给他讲这本书。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我每天都会跟正儿讲2—3个问题,比如“植物都有根吗”、“鱼为什么成群游”、“为什么袋鼠有一个袋”、“为什么洗衣机会洗衣服”、“为什么人的眼泪是咸的”、“虫牙是怎么回事”、“人为什么要睡觉”、“白天有月亮吗”……,先问正儿看他自己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再读文字给他听,读完后提出2个主要内容让正儿回答,我发现正儿听得可认真呢。如果读一次他回答不准确,我就会再读一次,正儿就学着带着问题去听,看样子效果还不错哦!
1、我们不管是在说知识还是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孩子学会听和想,告诉孩子等会要回答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孩子就会听得更认真。
2、大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内容中最关键性的信息,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理解文字、抓住文字主要内容的能力。
3、学龄前孩子大都喜欢反复听同样的内容,重复的时候大人可以故意在关键内容处停顿一下,让孩子来填空或让孩子扮演里面的角色来说它的话,培养孩子对文字内容的记忆能力。
这样,孩子不只是简单的听者,他也是主动参与者,像是玩游戏一样与大人互动,孩子的兴致就会更高,注意力也会更集中,听得也更开心,想得也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