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的骗保行为令我愤怒!
(2012-12-21 17:37:44)
标签:
银行保险投资理财杂谈 |
分类: 财经 |
2009年8月19日,我到苏州工商银行位于东大街的储蓄所办理到期存款的转存业务,正值此时,一位穿着与工行人员一样服装的在大厅里类似于导储的服务人员热情地过来向我介绍:“这里有一款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其功能除了保本以外每年还可以分红!”
我问:“能确保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吗?”
对方信誓旦旦:“那是当然!”
于是,那位服务人员就手把手地替我向工行服务窗口里面办结了20000元的所谓理财业务。至此我才发现,我拿到的是一份为期5年一次性足额趸缴的《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据称是等同与储蓄的产品。
在此过程中,所有的要约内容都是由那名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代笔的,我只是按照窗口内工行服务员的授意在有关表格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还没有离开工行营业厅时,我就恍然大悟,我这是要办银行转存而遭人蒙骗被动地买了保险了啊。我傻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保险单,上面赫然盖有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鲜红的印章以及其总经理缪某的手写签名。整个过程的事先、事中、事后,也都没人告知我对于保险合同签订后还有一个“犹豫期”,直到昨天,我接到自称是新接手的中国人寿保单服务员的电话说是要来上门服务,我这才找出尘封已久的保险书面条款翻看,我这才偶然间发现这个保险单其实在初始时还有“犹豫期”一说。
昨天下午,新任服务员李雪登门访问,我问:“我的这份5年期保单也就是60个月的保单,已经过去了40个月了,我的累计分红额度有多少了?会不会整整5年下来,连5年期的银行利率都拿不到?这期间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曾达到过5·5%/年。”
小李答应今天为我查询后通知我,刚才我接到李雪短信称:“你前几年的红利是993·32元,确实是比较低。我替之前向你推荐这份险种的销售员的行为向你道歉,实在是不好意思。”
对于这种合同欺诈行为,尤其是与银行串通一气的坑蒙拐骗,怎一个“不好意思”就能说得过去的啊?!
我的实名即保险单上的投保人姓名是张浦南,投保单号是1081320001518570。
2012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