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大师】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茂瑙(F.W Murnau)

(2010-04-15 09:27:08)
标签:

影视

娱乐

分类: 娱乐视角

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茂瑙(Friedrich Wilhelm Murnau),德国电影导演,1888年12月28日生於比勒尔德,1931年 3月11日卒於美国好莱坞。原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布隆,曾在海德堡学习哲学、音乐和艺术史,是马克斯‧莱因哈特表演学校的学员,後来为驻瑞士的德国使馆拍摄了一些宣传片。尔後开始导演商业影片,其中有《魔王》(1919)和《雅努斯的头颅》(1920),後者等於是对《化身博士》的抄袭。随後他又导演了《驼背人和舞女》(1920)、《福格勒德城堡》(1921)和《诺斯费拉杜——恐惧的交响曲》(1922)等。他的电影事业高潮开始於1923年德克拉电影公司和乌发电影公司合并时期,影片《最卑贱的人》(1924)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在德国电影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他在德国拍摄的最後两部影片是《伪君子》(1925)和《浮士德》(1926)。 

1926年茂瑙前往好莱坞,他执导的《日出》(1927)是一部摄影异常优美的影片,把德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风格上的一些特点结合在一起,影片流畅的长镜头也很吸引观众,这种长镜头日後成为茂瑙的“商标”。随後他又导演了《四个恶魔》(1928)和《每日的粮食》(1930,在发行时片名为《城市姑娘》),《每日的粮食》证明茂瑙在拍摄质朴的自然界方面大有发展,所拍摄的外景达到了影片题材所要求的半纪录片的形式。1928年茂瑙与弗拉哈迪,R.一起组成制片公司,後者在拍摄《摩阿拿》(1926)之後想制作一部内容更广博的南海电影,然而二人志趣不同,於是弗拉哈迪於1930年脱离公司,让茂瑙独自去完成《禁忌》(1931)的摄制工作。这部影片中的异国风光和极美的画面迎合了观众的幻想。他在影片首映前一星期死於车祸。 

http://hiphotos.baidu.com/gracekelly/pic/item/8527768dfd8d7c15b21bba42.jpgMurnau)" />  

歌德式的古堡、大衣挺硬的吸血僵尸、幽魅的影子、浮士德与魔鬼遨游万里的壮观场面……德国电影大师茂瑙(F.W. Murnau)对光影触觉敏锐,在默片时代所营造的画面构图,不单为多位大导演仿效,他的作品在八十年后的今天,魅力依然教人没法抵挡。

堪称光与影一代宗师的茂瑙,在电影史上多方面创先河,他不断探索电影新技巧,在摄影及现场实景方面锐意创新。他把玩光影自成一家,仿如画家运用油彩般手到拿来,电影构图蕴涵强大力量,不论是影响深远的僵尸影片、喜剧或爱情片,均能深入剖视角色内心世界。他英年早逝,一生拍了廿一部作品,流传至今只有十二部。

茂瑙一生说得上短暂,却留下了重要的电影遗产。他深受文学、戏剧及美术薰陶,其风格化及形式化的画面构图,为往后不少导演的创作奠下根基;摄影技巧更被后来者反覆研究。他跟柏布斯(Pabst)、罗拔韦纳(Robert Wiene)及同期出道的费立兹·朗(Fritz Lang),同属默片时代的第一代德国表现主义导演。跟他合作过的摄影师和布景设计师,皆一时之选,包括费立兹·华格纳(Fritz Arno Wagner)、卡尔·费安德(Karl Freund)(《最后一笑》中的流动摄影)和卡尔·贺夫曼(Karl Hoffmann)等。

《日出》(1927)勇夺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是茂瑙到荷里活后的首部大制作。他不单将欧洲表现主义风格注入荷里活写实电影中,更把默片艺术发挥到极致巅峰。故事虽是平凡的三角关系,一名已婚农民被繁华都市的女子所吸引,最后却回到妻子身边,茂瑙在人物刻划如女角的发型、化妆的对比、场景气氛如沼泽、浓雾的掌握,以至光源及画面的构图皆有独到的表现。另一部于美国摄制的《日出》姐妹篇《都市女郎》(1930),以城乡矛盾为题。主角跑过一片又一片的农田,摄影师亦步亦趋。辽阔麦田和繁华都市的对比,道尽新旧思想的冲突。


  影响深远的《吸血僵尸》(1922)是茂瑙最广为人识的巨作,也是地位崇高的默片经典之一,曾被多次重拍,其中有德国导演荷索于一九七九年的作品。诡异莫测的古堡,怪异的造型,幽魅、恐怖的气氛营造,精巧的布景和服装设计,直要挑战观众的感官细胞。是次放映的是原装上色拷贝。同以建筑物为背景的《古堡惊魂》(1921)为《吸血僵尸》绘出蓝图,以神秘古堡内外的景色营造角色复杂内心世界,引人入胜。放映的新修复版参考了德国及巴西电影中心保留下来的拷贝及二十年代的原字幕稿。


  耳熟能详的《浮士德》(1926),经茂瑙一手调弄后,有意外惊人的效果。全片在片厂内拍摄,玩尽光影移动。视觉效果壮丽,节奏紧凑,其中浮士德与魔鬼飞越山川一场已令观众叹为观止。


  另一默片杰作《最后一笑》(1924)开创了独到的「流动摄影」拍法,好评如潮。全片几乎没有字幕,完全靠画面交代剧情,以剪辑推动高潮。故事讲述原在旅店大堂任职的主角被贬为男厕侍应,闷闷不乐,饮恨而终。放映全新修复版本。改编自莫里哀的《塔度夫》(1926)则与《最后一笑》刚相反,共有一百七十三张对白字幕,茂瑙以讽刺的画面,演绎莫里哀纹风不动、妙在骨子里的喜剧,效果出人意表。三部影片均为已在美国打响名堂、表现出色的艾美.恩宁斯(Emil Jannings)主演。


  《公爵的钱财》(1924)是茂瑙最迎合主流,最轻松的电影,虽是喜闹剧,茂瑙亦不忘注入影像的元素,众默片演员更各擅胜场。


  青春之诗《禁忌》(1931)乃茂瑙的最后作品,他于纽约首映礼前数天车祸丧生。全片在大溪地拍摄。村女被选中为祭品,情人欲与她私奔,却难逃祭司的魔掌。这可是茂瑙对大自然和命运既是折服,也是永恒的抗议。而《夜中行》(1920)则是茂瑙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部,爱恨交缠的四角恋爱,茂瑙把角色的灵与欲与大自然光影结合无间。


  茂瑙转捩时期的重要作品《魅影》(1922),故事讲述小市镇男子对虚幻爱情的追求。几场天马行空的梦幻场面,令人拍案叫绝。另一修复影片《燃烧的大地》(1922)透过复杂的剪接技巧,对比农村之家与伯爵豪宅的两个世界,影片为茂瑙以光影营造气氛和叙事的示范作。
http://hiphotos.baidu.com/gracekelly/pic/item/f425a48be52c62789f2fb442.jpgMurnau)" />  从多方面看,德国电影大师茂瑙(F·W·Murnau,原名F·W·Plumpe)都堪称为「创造者」。他利用光影炮制影像的能耐,仿如画家运用油彩般手到擒来。他的电影构图蕴涵强大的力量,直达人类心灵深处,像先知那样把故事道出个所以然来;他以赤子般的大无畏精神,在摄影及光暗技巧上搞实验,测试片厂摄影的极限,又领摄制队跑到田野,甚至远走至大溪地的海岛取景。

约翰·马尔柯维奇在《吸血鬼的阴影》(2000)里扮演茂瑙,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也许以为茂瑙是个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导演,会不惜出卖自己灵魂(就像他镜头下的浮士德一样),换取电影上的不朽。我自己看过了他存世的大部分作品之后,倒觉得他其实是个孤独的人,一头栽进他自创的光影绘画之中,寻找避世所。他优雅的打扮,宏大的野心,以及不囿于地域的思维背后,似埋藏了情感的压抑,像努力在寻觅自己的天国而不果......

茂瑙那些哥特式古堡中的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银幕上萦绕不去。那里,不仅有教人悚栗的影子,有大衣挺硬的吸血僵尸,还有探进我们良心的光影风格,以及给电影透视重新定义的建筑构图。茂瑙很爱把玩光影,他拍《魅影》(1922)「走动的影子」一场,在偌大的厂景中,以射灯投向在路轨上走动的不规则形状木板,弄出群影追逐男人的效果。整部《浮士德》(1926)都在室内拍摄,好让他大搞晃动的光影效果。为了制造浮士德坐在魔鬼的斗篷上遨游万里的景观,茂瑙还特地建造了天马行空的巨大山川模型。

此外,他也尝试走到各式各样的实景拍戏:拍《吸血僵尸》(1922),他跑了超过六个城市;拍《都市女郎》(1930),他要主角们一直跑过美国的一片又一片农田,摄影师则亦步亦趋;拍《日出》(1927),他要摄影师追随女主角坐毕全程电车,引领观众跟她一起从乡郊走到了城市......

茂瑙年轻时,已喜爱诗与戏剧,亦学过美术,曾受戏剧表演训练。他风格化及形式化的画面构图,为往后不少导演的创作奠下根基;他的拍摄技巧,至今依然在德国电影史占有主导地位。茂瑙(1888-1931)一生说得上短暂,但却留下重要的电影遗产,差不多八十年后的今天,其作品的魅力依然教人没法抵挡。可是,茂瑙对新一代而言肯定陌生;记得他的人,可能依稀记得他最著名的作品《吸血僵尸》、《浮士德》,和拿过奥斯卡奖的《日出》;但没有多少人听过他早期的作品《夜中行》(1920)或《古堡惊魂》(1921),也不会知道他拍过喜剧《公爵的钱财》(1924),或其后改编自莫里哀剧作的《塔度夫》(1926)。

2003年二月,柏林国际电影节举办了茂瑙回顾展。茂瑙的名字,经常跟柏布斯特、韦勒及弗里茨·朗等德国导演相提并论。
http://hiphotos.baidu.com/gracekelly/pic/item/e42e354e21e3d0cdd0c86a43.jpgMurnau)" />  F·W·茂瑙作品列表:(一共 45 个作品)

作为导演 F·W·茂瑙的作品 (数量:36) 禁忌 Tabu: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 (1931) 
都市女郎 City Girl ------- (1930) 
日出 Sunrise: Song of Two Humans ------- (1927) 
塔度夫 Herr Tartüff ------- (1926) 
魔鬼复活 Faust ------- (1926) 
最后一笑 Letzte Mann, Der ------- (1924) 
公爵的钱财 Finanzen des Großherzogs, Die ------- (1924) 
吸血僵尸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 (1922) 
燃烧的大地 Brennende Acker, Der ------- (1922) 
魅影 Phantom ------- (1922) 
夜中行 Gang in die Nacht, Der ------- (1921) 
古堡惊魂 Schloß Vogeloed ------- (1921) 

作为编剧 F·W·茂瑙的作品 (数量:3) 禁忌 Tabu: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 (1931) 

作为制片人 F·W·茂瑙的作品 (数量:6) 禁忌 Tabu: Story of the South Seas ------- (1931) 
燃烧的大地 Brennende Acker, Der ------- (1922)
http://hiphotos.baidu.com/gracekelly/pic/item/8e3b443495f67549241f1443.jpgMurnau)"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