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缘之悟

(2011-10-05 12:24:42)
标签:

佛缘

宗教

禅学

感悟

觉悟

境界

人生百态

社会现象

随笔

杂谈

佛缘之悟

 

 

                       http://s10/middle/4c999fa7gae85a77b5409&690
 

                                             文/KaiKai

 

 

    自从广州的“大佛寺”修缮后于去年从新开放以来,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善男善女和游客。我虽不是什么客,但每次经过那里,都会不由自主地要进去浏览一番,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从那香火弥漫的烟雾里和那连绵不断的诵经声中极力想领悟点什么,思索点什么。

    听我的一位信佛的朋友说,指我的这种不知不觉的举动似乎有点佛缘,冥冥之中与佛连接着某种关系。他的这番话我懂,毕竟我对禅学的理论也有过一度的接触和探讨,从其丰富而又渊博的内涵中学习到了一些知识。

 

    谈到佛缘,其实就是指与佛的某种关系,“缘”可解释为关系,倘若要与“佛”建立关系,那就称之为“结缘”。换一句话来说,如果彼此曾有交往的关系便称之为“有缘”。关系一旦发展顺利,形成了一个普遍互利的局面,那这种关系就被称为“善缘”。

    我记得有关“佛”的概念,是从读书识字时对《西游记》的热爱开始,对佛的形象、性格和本领才有了一个抽象性的认识,直至到了大学时,经过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对“佛”的概念才清晰了许多。

    据禅学的解释,佛,是印度语,全称叫“佛陀耶”。自传入了中国以后,人们为简略起见,所以就把“陀耶”这两个字删去了,就用一个“佛”字来概括。然而,中文的这个“佛”字,印度语指的就不是“佛”的意思,翻译成正式的中文就是觉悟的“觉”。

    佛经里面讲的觉悟包含有三种:自觉、觉他和觉行。即是说要想成为佛,就必须自己有觉悟(自觉),又要想办法令其他人也都开悟(觉他),无论自己也好他人也好,都要经历过大的觉悟(觉行),这样才能够圆满。正如佛经所念道:“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

    也许现在还有许多人都会像我小时候那样认为“佛”就是法力无边、神秘莫测、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把“佛”看成了一个Superman(超人),敬佩得五体投地。其实,禅学里面所讲的“佛”,就是我们自己。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人统统都有佛性的,为什么不能成佛?那是因为有妄想,有私念,就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执着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质享受都放不下,因此就没能修得成正果,到头来还是凡夫俗子一个。

    所以说,“佛”就是一个心胸宽广、慈悲满怀、无私无畏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功德完满的人,一个脱离了世间红尘的人。人们信“佛”,就是想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佛教的宗旨本来就是如此。

    诚然,现时真正信佛懂佛的人并不多,除了与佛有缘之外,其他的只是信在了表面上,以此来作一个寄托和期盼,在人生的时时事事上图个心安理得罢了。

    然而,在“佛”的信念上,有些人则是被误导的,变成了一种“迷信”。在各种各样和形形色色的神话故事里道听途说、偏信沉迷,把“佛”视为万能的“上帝”,总想期待着佛光普照,荫得保佑。殊不知,无论人做什么事也好,成败如何,结局怎样,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命运是完完全全由自己来掌握的,路更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

 

    还是再谈一谈佛缘,可以说,有佛缘之人,应该是对“佛”有觉悟之人。当然,正如以上所说,觉悟是有分深浅的,对“佛”的情感也有轻重之分。那么,佛缘深觉悟高之人的境界又会到了何等程度?在此列举一个例子,以说明这个问题。

    在禅宗里面,有一个祖师名叫六祖慧能,他的一首有禅意的著名诗句(悟道偈),就足以体现其高深的佛缘之体和禅学理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悟道偈的大意是,本来就没有一株菩提树,那个明镜就是明镜,根本就没有台。也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尘土,又何必去擦它呢?字句上是这样解释,而其实际的涵义则是“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指的是你这一念(私心杂念)不生,佛性就会出现了。若是私心膨胀,杂念丛生,那就好像虚空里头飘出的光彩来,被云遮住了。

    可以看出,缘跟觉是息息相关的,觉悟了缘才有,悟高了缘就深,要想成为一个真正信佛的人,就必须要先确立一个真心,那不是指你胸腔里那个肉做的心,而是指你那根本性对佛的因缘、觉悟以及达到了境界的真心。

 

    由此说来,与佛是否有缘,不是臆想或凭空说说的,也不是表面上的装饰或盲目跟风逐流的,而是踏踏实实地从真心做起。

    总之,说来说去,有缘与无缘,信与不信佛,无非就是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过得好些,美满和幸福些。其实,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想第一个就是让自己快乐,第二个则是让其他的人也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