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6
真爱·良心
文/KaiKai
世间有真爱、良心吗?有,自古以来就有!
上星期,我为查一些资料上网,偶然看到了09年的一篇新闻报道,坦白地说,最初看到那个《忘年恋因真爱而美丽》的题目就有点好奇的心理,然而,当我把整篇报道看完了以后,我被感动了,被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爱情所震撼了。我默默地对着荧屏,思绪万千,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下来,脑海总是出现一个问题,男主人公今后怎办呀?他能够坚强地活下去吗?!
该篇报道有一段内容的描述是这样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古良村弄明屯有一对年龄相差47岁的瑶族夫妻,他俩的婚恋传奇故事曾引来多家媒体关注,本报也曾作过报道。
09年10月6日,年已87岁的妻子蓝秀莲突发疾病去世,遵照妻子蓝秀莲的遗愿,40岁的丈夫韦桂祥将她葬在屋前几米远的菜园旁。他说,妻子的在天之灵仍会时刻陪伴着自己。
将妻子安葬完毕后,他就站在妻子的坟头,流着泪唱瑶族山歌。一首又一首,悲怆的歌声持续了两个小时,闻者无不动容。
韦桂祥一边唱歌,一边追忆着与蓝秀莲过去生活的幸福情景。村民们都说,他们俩一直恩爱得令人羡慕,他们是砣不离秤、秤不离砣,哪怕是下山去买一包盐,两人也总是一起去,常常是韦桂祥挑着东西,蓝秀莲牵着他,两人手拉手、肩并肩地下山去赶集。有什么吃的,总是分着吃,哪怕是几个包子。同时,蓝秀莲还经常去帮家公家婆做农活,有什么好吃的,总不忘送过去。嫁给韦桂祥16年,她从未跟丈夫红过一次脸,没跟亲戚们吵过一句嘴。还有,韦桂祥衣服破了,蓝秀莲眯着昏花的老眼,吃力地穿针引线,为他缝缝补补。当看到他的头发长了,她就给他剪理,她亲妮地唤他为阿祥,他则亲热地唤她为老婆。
十多天来,韦桂祥始终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中。无论兄嫂怎么劝慰,他也只是勉强喝一点粥,就摇摇头说
“吃不下了”。一天中午,韦桂祥将记者引到屋门口的新坟前,伫立良久,然后低声唱起了山歌。韦秀和告诉记者,歌词大意是:你走了以后,我每天伴着泪水度过;
我幻想明天去赶圩时,又在人群里遇见你,我们再做一辈子的夫妻……”
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呀!又是多么感人肺腑的真情啊!47岁的年龄差距本身就是一种震撼,更令人震撼的是,他们凭着彼此无愧的良心,相恋相爱始终坚持如一,不怕旁人的讥笑与挖苦,并且在如此贫困的日子里,十几年来一直这样相濡以沫,真是难能可贵啊!他们的人间真爱故事演绎了一个坚如磐石的真理,那就是真爱与金钱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年龄无关,唯独有关的是良心,
确实,一个人的良心能说明一切,也能创造一切。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埃里克.弗洛姆在其《为自己的人》的一书中说过:“人的内心里同时有两种良心,一个是权威主义的良心,一个是人本来的良心。”
上述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颗人本来的良心,他们淳朴无邪,大家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以真感人,这就是真真正正做人的良心。
纵观现在的社会,我敢斗胆地说,像他们那种真爱与良心的确太少了,我觉得,真正的爱应该是生命,是勇气,是行动,而不是一句动人的话。
是的,真爱是对所爱人深深的同情加上爱惜,不舍得丢弃一丝一毫。真爱是爱情之树深扎于泥土之下的茁壮的根系,没有外力的强烈的破坏,它是不会轻易泯灭的。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爱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愿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付出的心态,也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想把对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提供情感和身体保护的强烈的冲动。”
我们应该知道,爱是代表着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是永无止境永不失落的。当然,爱不是不要回报的,爱的回报就是对方的永远快乐和幸福。对方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对方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不管是爱情中的爱如此,亲情、友情中的爱也是如此。不过,也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真爱,认为“如果有真爱,也只能说明这个人很纯,社会经验不足,当你真正适应了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社会是很黑暗的了。”我认为,这种说法既盲目又诡辩,他把真爱的概念理解错了,他用全盘否定的手法去模糊真爱的真谛,是毫无理由的,他的良心出现了偏差。
就良心而言,人们的口头禅常常会这样说:“凭良心讲、凭良心做人……。”事实上,这种口头禅只是一种“良心”被夸张后的泛指,它与知性价值层面的“良心”有着很大的差别。良心是善良、诚实、正直和公正的代表体,就像上述故事男女主人公那样,他们都拥有一颗充满活力、没有被污染的纯洁的良心。然而,看看当今的社会,某些丧失良心的人,上至高官政客,下至厂家商贩,他们贪污枉法,造假害人,是地地道道的没心坏人,他们最后始终会受到他们自己良心的谴责,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真实动人而又情意深刻的美丽故事牵引出了真爱与良心的话语,但愿这个话语能唤醒一些对真爱缺乏正确见解的人,也但愿能对那些丧失了良心的家伙的一种鞭鞑,或者对那些贪官、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坏蛋们的一种谴责,我们要高声地向他们呐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