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地民俗“请七姑”

(2010-06-13 11:12:25)
标签:

七姐

年成

竹筷

唱词

花鞋

分类: 难忘童年

 

楚地民俗“请七姑”

 

请七姑是楚地传统风俗。七姑又叫七姐。据说,旧时女孩七岁左右时夭折的很多,到达天国的灵魂无所不知,所以,就请七姑划符,以确定全年的年成和家人的健康凶吉。仪式在每年正月的任何一个晚上进行,但多在元宵夜;参与人可以是男孩,但更多是女孩、年轻妇女。

十三岁那年,我就和队里四珍姐一起请过七姑。还记得当时确实那个用手托着的筲箕绑着的筷子在沙盘里划动的情景。我可以确定,至少我本人只是平摊着右手,一动也没动,怎么那筲箕就转动了呢?时至今日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在驱动呢?

为了让您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儿,我把当时的情景还原给您看看。

 一、清场。将堂屋里的壮年男子和喜欢嬉闹的顽皮小孩赶出屋外,以保证整个活动不被干扰;否则,圣洁的七姑就会突然间消失,活动将无果而终。

二、布施。室内小姑娘少妇全都洗手擦净,神情庄重地烧香、化纸、化衣服、化花鞋,营造阴森肃穆的气氛,以便七姑闻到气味。

三、道具。一张八仙桌旁,桌上放着一个水果盘,盘内装有细沙,将细沙铺平;用一个筲箕反过来,在边沿插一支竹筷,以便七姐划符。

四、整容。几个小姑娘洗手围坐桌旁,其中两人相对而坐,各伸出一只手托着筲箕使之平衡,让竹筷抵着沙盘,以便七姐应邀前来。

五、唱词。大家围在桌旁,面容严肃地一起唱词,“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一问年成真和假,二问年成假和真;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闹得啰啰转;我请七姐下凡尘;一秋腔,二秋腔,打的云的半秋腔。(注:秋腔指抽屉。本句指给七姐备礼,也有可能是秋千。)杀黑猪,宰白羊,年年请我七姑娘。七姑娘,要来早些来,不等深更半夜来;深更半夜桥难过,五更鸡叫锁难开;前门的来,穿花鞋;后门的来,sha草鞋;一双裹脚一双鞋,打发七姐下凡来;一盒胭脂一盒粉,打发七姐擦白脸;一包针,一包线,打发七姐做针线;请得七姐下凡来,教我织布和做鞋。”反复唱着唱着,忽然间,筲箕边沿的竹筷在两人都没有用力的情况下竟然在沙盘里划动了起来。

 六、问事。大家就很激动,停止了唱词,开始问七姑,“七姑,您几岁?就点几下。”果然,竹筷就点七下或者八下。“七姑,您说我家有几个人,您就写个字。”果然,七姑就写下“4”或者“5”“七姑,您说今年我家爹爹的病会不会好起来?会好的话,您点一下;不会好的话,您画个叉叉。”果然,七姑如此这般地划着。“七姑,您说我是干什么的?”于是竹筷在沙盘里写“种田”或者“教书”。后面还有诸如问今年丰收歉收之类的问题,七姑都会按照给定的选项划出符号或者直接用文字表示。一年以后,这些据说还很灵验。

七、送别。每个人问完以后,就再烧香化纸,祈愿七姐回天,并期盼她明年再来。

哎呀,那个家家户户香雾缭绕的场景,真叫人神往啊!再怎么会有童年的年味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