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的天上水街--灵山古村

(2014-09-23 21:17:03)
标签:

灵山

水街

徽州

水口

天上水街

分类: 黄山、徽州的历史、风景、人文

   徽州的灵山,徽州高山上的一个古村,它让人喜爱的原因:因其建在山上且有溪水穿过,成了山上的水街,好似天上的银河,在全国独树一帜。火热的休闲养生的今天,把它请出了深闺,撩开她那轻柔的面纱。

http://s11/mw690/001oY7DQgy6MgYNHwwy9a&690

                                              离云不远的灵山

http://s2/mw690/001oY7DQgy6MgZ1Ilmpd1&690

                                                                           拾阶而下
http://s7/mw690/001oY7DQgy6Mh1s7VSmb6&690
http://s12/mw690/001oY7DQgy6MgZ2DxgLdb&690

http://s4/mw690/001oY7DQgy6Mh1pbDrRb3&690
http://s16/mw690/001oY7DQgy6Mh1rhm4Tcf&690
http://s15/mw690/001oY7DQgy6Mh1ya99c4e&690
http://s3/mw690/001oY7DQgy6Mh1BK73Y12&690
http://s6/mw690/001oY7DQgy6Mh1KHEqNc5&690
http://s11/mw690/001oY7DQgy6Mh1KakgG0a&690

   灵山始建于东汉,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历史上称为佛教圣地,有西天灵鹫遗风之说,灵山古称灵岩,因灵山村周围数十里产灵芝香草,山上又有灵坛故以灵为名,又因附近山上岩石多故得名灵岩。后改为灵阳,古人认为太阳主宰着一切,故把灵山的名字取得更高一点,故名灵阳。在唐朝最鼎盛的时候,也是佛教传入我国最昌盛的时候,灵山人将灵阳改名为灵山,因传灵山是佛教发源地印度灵鹫山的缩影,故借“西天灵山”之灵气,得名灵山。

http://s11/mw690/001oY7DQgy6Mh1MRxJU1a&690

http://s13/mw690/001oY7DQgy6Mh1yCi045c&690

http://s4/mw690/001oY7DQgy6Mh1pTtmjd3&690

http://s7/mw690/001oY7DQgy6Mh1LD4ay76&690

   灵山在东汉时就有人在此居住,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东汉名臣汉黟侯方储之三十三世孙杰兴公(字世隆)于后唐长兴庚寅年间(公元930年)为避五季之乱而迁于灵山,见灵山山环水绕、瑞气腾腾,遂与三子定居于此,是为灵山方姓之始祖。从杰兴公来此居住,方姓遂成为灵山村第一大姓,灵山村现有900多人,其中方姓约占90%。

http://s1/mw690/001oY7DQgy6Mh1xjptu20&690

http://s5/mw690/001oY7DQgy6MgZ0eAtua4&690

http://s1/mw690/001oY7DQgy6Mh1qdKpO50&690

http://s14/mw690/001oY7DQgy6Mh1MDo4t5d&690

http://s6/mw690/001oY7DQgy6Mh1JdJOJ85&690

http://s3/mw690/001oY7DQgy6Mh1pvfDs82&690

   中国人自古有:“生在扬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葬在徽州”之说,所以徽州人建房造村,都非常注意水口的建造。所谓“水口”,指的是水源所从出之洞口。这在徽州村落建设中是一项重要的设施。水口不仅具有渗入渗出口的功能,更是村民命运、前程的象征。风水上认为水即是财富之气,为了留住财气,在选中好的水口位置上,最常见的是以桥为主要“关锁”,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故灵山村的水口处建有天尊阁、五福庙、灵阳桥,并有一苦丁茶树。灵山的水口呈“S”形,弯弯曲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曲水锁财,象征水源不断,财源滚滚,“肥水不外流,钱财不外流。” 因为风水而造就的天上水街,

http://s2/mw690/001oY7DQgy6Mh1OaC0991&690

http://s16/mw690/001oY7DQgy6Mh1AaoXlcf&690

http://s9/mw690/001oY7DQgy6Mh1onfJe18&690

    不知是因为灵山的灵气,还是灵山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他们从小便要求子女要好好读书,到外面去谋生,做

高官,历史上与灵山有关的名人有: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明代三朝元老大宰相许国,明代太医方有执,翰林学士方英等。村内至今仍保存着翰苑牌坊、天尊阁(雷祖庙)、灵阳桥、五福庙、名世祠、三十六桥、古水街等明代古建筑群体。

http://s5/mw690/001oY7DQgy6Mh1MqHn694&690

http://s11/mw690/001oY7DQgy6Mh1nWx9Uaa&690

   说到灵山,不得不提灵山千年古道,这条徽州通往省府安庆大道的一段保存完好,沿古代石阶盘山而行,二边千年古梯田,水稻金黄,之上的灵山村。云在山腰飘游,村被绿树簇拥。我们未进村里,先闻水声,那流水发出的轰轰声响,如同天上的雷鸣。循声望去,但见一道瀑布从一座古桥宽大的桥孔中冲下,抨崖转石,溅出水花无数,犹如晶莹剔透的珍珠,在空中随意抛撤。古桥右侧,一亭翼然临立于溪水之上,飞檐翘角,厚实古朴,是典型的徽式古亭。古桥左侧,溪水之畔,耸立一牌坊,雕狮刻凤,高大巍峨,气势飞扬。村中的一条溪水称灵溪,沿溪所建两条街道,皆为徽商古道;三华里长的石板路(古道)虚虚实实,路不够宽,古人将它建成悬空的,灵溪是古村的灵魂,溪底离古道有2-3米高,它时而舒缓流动,时而在水闸、偃坝上跳下,溅出风起水花、嚓嚓的水声,村民们沿着架空的石阶拾阶而下,登在石阶上洗刷着物件,灵溪之水之上的花岗岩石桥,连接着二边的石板路,忽有忽无;石板路边徽州民居或高或低,或新或旧;或雕花或普通,整个水街构筑成一幅活动的画圈。

灵山水街地处山上,丫字形的山口上,垭口的一边是山顶贡米良田千亩,使得灵山夏天异常清凉,为难得渡夏的好地方!

http://s5/mw690/001oY7DQgy6Mh1v3NFab4&690

http://s15/mw690/001oY7DQgy6Mh1znU1Uee&690

http://s11/mw690/001oY7DQgy6Mh1w371U9a&690

   灵山的千年祥和,整个村子坐落在一座花岗岩体上,古老花岗岩体,巨厚风化壳,花岗岩的富含钾,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它带给灵山及周边植物丰富的营养,使得灵山植物繁茂、万物昌盛,人们安居乐业,灵山大米作为贡米,古代深受皇帝的喜爱,除了灵山上独特气候外,主要得益于它的营养。 http://s12/mw690/001oY7DQgy6MgYIbTn55b&690

 http://s8/mw690/001oY7DQgy6MgZ3fDin27&690   http://s1/mw690/001oY7DQgy6Mh1N7Sak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