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草屋部落 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分类: 民俗风情 |
http://s14/mw690/4c98b09fgx6D8rpL8YJ0d&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7/mw690/4c98b09fgx6D8roXJau06&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8/mw690/4c98b09fgx6D8rqsoK367&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2/mw690/4c98b09fgx6D8rrdTbj01&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16/mw690/4c98b09fgx6D8rskM8L1f&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3/mw690/4c98b09fgx6D8rsYeT892&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http://s6/mw690/4c98b09fgx6D8rtwgND35&690海南昌江王下乡洪水村" TITLE="最后的草屋部落
2006年3月,黄效文借道王下准备去乐东考察,路过洪水村时不禁眼前一亮:“一间间金字形茅草屋掩映在高大的椰树下,聚集在稻田边,那景象好像又回到了25年前。”听到村里即将启动民房改造计划后,他立即向县里建议停止茅草房拆迁,“海南像洪水村这样完好保留着传统民居的村庄已所剩无几!”
在黄效文眼里,洪水村是一个“文化孤岛”。它隐身于海南西南群山中,通向村子的最后12公里土路直到1997年才修通,从海口驱车到洪水至少需要5个小时。村民大多自给自足,种植水稻、橡胶和养猪,黎族文化的各种烙印在此都能找到。
但是,保护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本文文字来源于《海南日报》,特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