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拍摄于重庆大足石刻的一组照片。
大足石刻景区内容广泛,题材很多,今天介绍的是佛祖涅槃圣迹图。
http://s13/mw690/001oY2JNgy6HInVlD4M4c&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石刻——释迦涅槃圣迹图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在大佛湾内占据了最显赫的位置。他横卧于佛湾东岩,长达
31米,为半身像。其造型比例恰当,体形丰圆壮硕。由于匠师们多采用圆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线条显得较为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主涅槃时的安祥之态。
http://s13/mw690/001oY2JNgy6HIo0AQSU7c&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涅槃”是佛教徒修行追求的最高果位和最理想的境界,即达到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恒状态,是修行者灵魂的永远升华。
http://s9/mw690/001oY2JNgy6HInVLZq0f8&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涅槃变相历来具有较为严格的造像仪轨。经书记载,佛主是在两棵娑椤树之间,“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手支颐而卧”。此处的卧佛身位与佛经基本吻合。
http://s14/mw690/001oY2JNgy6HInVNGaxdd&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根据多种《涅槃经》记载,释迦涅槃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树倒房倾。众弟子挖心剖腹,引火自焚,一片惊慌动乱,早期的涅槃变相也几乎都是这样来表现的。
http://s15/mw690/001oY2JNgy6HInVM22W6e&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但这样表现出来,观者就会有疑问,释迦牟尼达到了最高境界,众弟子应为他高兴庆贺才对,为什么会这么悲痛欲绝呢?http://s14/mw690/001oY2JNgy6HInVMJKBad&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所以后来的涅槃变相就逐渐有了变化,整个画面只是给人一种肃穆宁静的感觉,再无先前那种恐慌气氛了,这是一大改进,这种改进在大佛湾这龛涅槃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http://s13/mw690/001oY2JNgy6HInW6YUYcc&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释迦牟尼慧眼微闭,安祥而卧。其弟子从平地涌出,躬身肃立,正在聆听老师的最后一次说法。释迦的胸前设有供坛、祭品和香炉,炉中香烟袅袅,直上青天。http://s8/mw690/001oY2JNgy6HInX9V5R57&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在云端之中站着的是释迦牟尼的家眷,经书上说:释迦之母摩耶夫人于兜率天宫闻得释迦涅槃的消息,率众眷属从天而降,持香花水果,游虚空以赞圣德……。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既烘托出佛主涅槃的神圣气氛,又收到了“以小衬大,以竖破横”的艺术效果。
http://s5/mw690/001oY2JNgy6HInWrERC04&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题材,全国各地所造的涅槃变相很多。这龛造像和其他各处的造像相比,在造型处理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http://s10/mw690/001oY2JNgy6HInY74eZd9&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整个卧佛只表现了上半身,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于地下,左肩在五色祥云之中,以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这种处理使造像显得意境博大而有魄力。http://s4/mw690/001oY2JNgy6HInYWiB5d3&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从而还导致了民间一句夸张的俗语,说宝顶的卧佛是“头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这正是采用这种“意到而笔不到”的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良好艺术效果的反映
http://s3/mw690/001oY2JNgy6HInXIT3c92&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卧佛前面有曲折蜿蜒的“九曲黄河”。据说释迦在涅槃之际,众弟子依依不舍,送行不止。尤其是小弟子阿难,他痛哭流涕,拉着释迦的衣服恳求带上自己。释迦想,弟子们功德还未圆满,还必须留下修炼,所以一狠心推开阿难,用手一挥,划出一条涛涛大河把他和弟子们隔开。
http://s13/mw690/001oY2JNgy6HInYt8jq4c&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他在河对岸和弟子们久久相望,不忍离去,在他站过的地方留下一双大脚印。匠师们在卧佛岩顶上面的水池中就打刻了一双大脚印,这双脚印长1.8米,宽1.1米。有人问大足县之所以叫“大足”会不会由此而来?其实据《大足县志》记载,大足早在唐朝就已建县,大足之名是由于县内有一条名叫“大足川”的河而来,取其“大丰大足”之意。
http://s4/mw690/001oY2JNgy6HIo0pTRp83&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整龛造像气势宏伟,虚实相间,意境深邃,既符合宗教造型艺术的仪轨,又有一定的新意。
http://s9/mw690/001oY2JNgy6HInYCcwU58&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西距成都
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http://s4/mw690/001oY2JNgy6HInZxbFNb3&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http://s16/mw690/001oY2JNgy6HInZe1MXdf&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http://s2/mw690/001oY2JNgy6HIo0iLjr61&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
http://s15/mw690/001oY2JNgy6HInXYRCm8e&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
http://s4/mw690/001oY2JNgy6HInXQqVdf3&690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TITLE="102@365 大足石刻之佛祖涅槃" />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好友
赵太国的心迹 对博文评论
4月12日 07:41
大足石刻多奇观,
佛祖涅槃惊世幻。
安详神态赐安详,
生死境界等闲看。
道是造像却似书,
无声言语益人间。
加载中,请稍候......